都市快报讯长时间宅在家里,吃得多动得少,你的消化功能还能应付得过来吗?最近有位朋友说,这两天便秘厉害起来了,但眼下这个特殊时期,也不能医院,只好在家拼命喝酸奶。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名中医钦丹萍教授,他说:“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消化道疾病急症的高发期,但今年这类患者明显少了。”
医院一样,医院2月消化道疾病的门诊量是历史的低位。“当然,门诊患者减少是因为疫情的管控措施,但急症患者应与平时的普通患者不同,急症患者病情都是拖不牢的,这类急症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减少——说明今年消化道疾病急症及重症的发病状况确实是减少了。”
急症消化道疾病患者
为什么同比减少?
被迫“宅”在家
春节聚餐机会减少了
钦丹萍教授说,往年春节前后,因为饮食和饮酒不节制,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都比较多发,是一年中的一个高峰期。
“今年这类急症明显减少,说明今年因疫情大家被迫‘宅’在家后,聚餐机会减少了,饮食不一定丰富但更规律、更节制了,这就反过来证明健康的饮食对消化道的健康无比重要。”
钦教授说,现代人消化道疾病的急症多是吃出来的——暴饮暴食,不节制饮食,进食不规律,饮酒无约束,一顿饭就吃成急性胃扩张;晚上加餐吃夜宵,吃完就睡——都会给娇润的胃肠黏膜带来严重损伤,给流畅的胆道、胰腺功能带来障碍——由此就会造成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急症发作。
因此,钦教授提醒,不管有没有基础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规律饮食、规律作息。
“好肠胃都是养出来的。”
“宅”得不讲究
易出胃肠功能问题
也容易出现中医所谓的“脾虚”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里,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
钦教授说:“对于疫情,古往今来的治疗共识都是‘正气存内、避其毒气’,也就是相互隔离,并增强自身免疫力。此次疫情隔离居家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我们杭州做得非常好,但日久的宅也可能会给一些特殊人群带来胃肠功能障碍的问题。”
钦教授介绍,胃肠是有神经细胞的——大脑和胃肠道之间有一根“脑肠轴”,胃肠是第二情绪感受器,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
最近受疫情影响,焦虑的人比较多,容易患上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
“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是脾虚,情志不畅、静宅不动都可导致脾虚,出现气滞不运,引起腹胀腹痛、纳差少食等多种表现。”
脾虚常见有两种
省级名中医教你如何对症食疗
“中医里脾是主运化的,通俗来讲就是消化吸收,而健脾就能帮助消化,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使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钦教授解释,脾虚常见两种——
有些人腹胀便秘、口干口苦,舌红少苔那就是“脾阴虚”,而山药、百合、西洋参、常山胡柚等会有益于改善。
还有些人胃口差大便烂、乏力少气、舌淡苔薄那就是“脾气虚”,可以煮薏仁粥、泡黄芪茶、服潞党参,或药房买些香砂养胃丸都有助于改善脾气虚表现。
“尤其推荐两个理脾食材,所有脾虚人群都可以吃,一个是米仁陈皮粥:用克粳米、50克米仁、10克广东新会陈皮熬煮,常吃有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
一个是黄芪枸杞子茶:黄芪15克、枸杞子15克泡茶喝,有助于健脾益气养阴。
另外,宅家日久,像糯米年糕这样不易消化的食物就少吃,芋艿、马铃薯等这些易产气的食材也不宜多吃,以免胃胀腹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