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又到了橘子上市的季节,小伙伴们赶紧买来吃。剥开橘皮,一股清香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是不是有的人吃完橘肉,橘子皮还不扔,留着撕成小块儿泡水喝?认为橘皮泡水可以化痰、止咳、清热······
这样做,对吗?
哦,不不不!您可能对橘皮和陈皮有点儿误会!
橘皮与陈皮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皮来源于橘皮,但橘皮不等于陈皮。橘皮要自然陈化1年以上,方可称为陈皮;而功效更好的广陈皮则需晒干储存3年以上陈化。
是的,至少三年时间,橘子皮才能“破茧成蝶”,“熬”成广陈皮。
陈皮泡水喝,可以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但橘皮却不能。
为什么新鲜的橘子皮不能直接泡水喝呢?理由如下:
首先,鲜橘皮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直接泡水喝,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其次,陈皮的核心效用是燥湿化痰,但鲜品燥性不够,需要在陈放的过程中,让燥性变强,烈性消散,药力变纯,药用价值才会变得越来越高。
再次,鲜橘皮上可能还残留保鲜剂、食用蜡、农药等物质,不适于药用。
明确了以上几点,接下来,是时候认真介绍一下陈皮了。
什么是陈皮?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秋末冬初,橘子成熟后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由于品质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
陈皮也讲究“出身”,例如,广陈皮是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以广东江门新会区出产的最为出名,也称新会陈皮。
陈皮入药的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可见,在中药界,陈皮是一味有着多种治疗用途的常用药。
陈皮的“名声”是在与痰的战斗中取得的。中医学认为,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肺可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其功能减退,就会发生水液停聚,故而生痰。陈皮归脾、肺经,味辛、苦,性温。味辛能行,味苦能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陈皮怎么用?
在中医临床上,陈皮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湿痰、寒痰咳嗽,呕吐、呃逆等。药店里常见的一些中成药,例如治疗中焦寒湿脾胃气滞的平胃散,治疗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的保和丸,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感冒的藿香正气水等,在成分里都可以看见陈皮的身影。
陈皮除了药用,在零食界的名气也不小。超市货架上的九制陈皮、“济公丸”,现在的网红茶——柑普茶,岭南美食陈皮鸭、陈皮饼等,想一想就会口舌生津。
陈皮是怎么“做”出来的?
有的小伙伴们会开始琢磨了:既然陈皮应用如此广泛,我把橘皮晒一晒,放上几年,不就变成陈皮了吗?
非也。陈皮的加工和储存也是有讲究的。简单来说,第一步,要手工把橘皮翻起来,让白的一面朝上,放到干燥的场地上自然晒干或风干。第二步,用麻袋或者布袋等通风的包装装起来,放置于地势较高、干燥通风并且离墙、离地、离顶的地方,同时做好防霉、防潮、防虫等措施。最后,做好定期检查陈皮储存情况。1~3年的新皮,建议每年晾晒2~3次,3年以上,建议每年晾晒1次,具体要根据陈皮的干湿度而定。
因为工艺要求并不低,时间跨度长,所以陈皮的制作,还是交由专业的人来做比较好。
最后,跟大家介绍一下挑选陈皮的小妙招:
一看,年份越高的陈皮表面颜色越深;经过长年的陈化,陈皮的内囊会有剥落现象;好的陈皮表面有无数凹入的油点,皱缩十分明显。
二闻,优质的陈皮挥发油种类多,拥有独特的芳香气味,闻之沁人心脾。
三品,年份越久的陈皮,口感越是甘醇平和,冲泡5~10分钟后茶色较深,无苦涩味,而年份浅的陈皮冲泡后茶色浅淡,有苦涩味。
作者: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焦艺博
审核专家: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李彬
来源:药葫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