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智者有名号,那一定叫做梁启超3D独家

下面这件大衣是梁启超生前的衣物,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从梁启超年去世开始,这件大衣一直保存在梁启超夫人王桂荃家里。

时隔半个世纪后,梁启超的亲属在整理衣物时在一个樟木箱内发现了这件大衣。年4月26日,梁氏亲属将这件大衣无偿捐献给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还有梁启超珍贵藏品一批,包括瓷器、笔墨、字画、拓片等24套珍贵文物,历经动乱的年代,梁启超的生前文物重回家乡。伴之揭开的,是梁启超充满爱国激情与改革精神的一生与波澜壮阔的人生际遇。

▲梁启超生前大衣

2月23日,迎来了梁启超先生诞辰周年。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成功缔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族传奇。今天,四维时代通过3D数字技术带您走进梁启超故居。

点击下方,3D进入梁启超故居

01

幼年

勤学苦读的神童

科举年龄最小的中举者之一

梁启超先生也许不是那个时代一呼百应的领导者,更不是那个乱世一锤定音的终结者,但却是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之人。如今步入梁启超故居,青灰色的砖墙,土制的瓦片,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年代感。由于村民的保护,才使得人们能够从一砖一瓦感受当年梁启超先生的生活环境。

▲梁启超故居3D漫游

四维时代提供技术支持

年,梁启超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一个书香门第的人家里。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因此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

小时候的他很淘气,一次,他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险,对着梁启超急忙喊道:“快下来,快下来!”梁启超见祖父如此着急的模样,非但没有下来,反而又往上攀了一级,还念出了两句诗:“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祖父听后不禁开怀大笑,感觉到自己的乖孙子非比寻常。他仿佛看到孙子的鸿鹄之志。在那个看似平常而又温馨的瞬间,昭示着这个孩子将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

▲梁启超画像

图源于网络

十岁时,梁启超跟爸爸入城,晚上住在李秀才家里。第二天早上,梁启超到李秀才家的杏花园里玩耍,看见杏花园里的杏花争奇斗艳,惹人喜爱,他忍不住偷偷摘下了几朵。看到了突然听见后面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和李秀才来了,他急忙把杏花放进口袋里,可还是给父亲看到了。

由于父亲也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批评儿子,就想用对联的方法暗中批评梁启超,他说:“袖里笼花,小儿暗藏春色。”梁启超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应答道:“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父亲无言以对。这时,李秀才听明白了他们的话,连忙拍手称绝,于是对梁启超说:“此乃神童也!”

不出所料,同年梁启超参加童子试,十二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成为有科举纪录以来年龄最小的中举者之一。后来,梁启超不计功名拜康有为师,学习古典名著五年,期间协助打理万木草堂事务,跟着老师演讲、筹款、应酬,积攒了最初的社会经验。

02

青年

一生都与爱国有关: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梁启超年轻时,有血泪有志气,以至于后人对梁启超的最直观认识,就是他赤诚的爱国情。在梁启超的言行中,无不表现出特殊的家国情怀,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

22岁的梁启超在年赴京会试期间,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图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上书,尽管上书未果,却在民间造成广泛影响。

梁启超由此进入政坛,名声大噪。期间,梁启超曾任《中外纪闻》《时务报》等刊物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影响很大。年受光绪帝召见,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参与戊戌变法,但变法仅仅维持了天。

▲马关条约谈判现场

年,25岁的梁启超政变失败逃亡日本。日本流亡14年间,念念不忘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作为温和改良派,他主要工作集中在宣传、演讲、筹款、办报纸、办学校、组建社团。在海外,梁启超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历史上第一个发行量破万份的报纸),倡导改良,同时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影响深远。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一次被引入中国人的视野,正是登在《新民丛报》上。

▲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

梁先生一生选择过很多方法救国,尝试了很多条路,虽然几乎都没有走通,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前他从未站错过队。

年,被袁世凯监视的蔡锷将军,以看病为由,住进梁启超的起居楼四个半月,师生一起秘密谋划反袁运动。年,梁启超公开发表文章声讨袁世凯的卖国行径,蔡锷也回到云南联络老部下起兵讨伐。初期响应的省份寥寥无几,各方军阀持观望态度,护国军艰苦异常,梁启超多次通信劝说冯国璋等军阀支持护国军,游说广西军阀。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作为维新变法领袖人物,梁启超一生都在为爱国事业奔走。当时年少有为的梁启超把这句话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悬挂于卧室,并且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饮冰室,而梁启超也因此成为了饮冰室主人。即使在晚年,梁启超都还在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繁荣费尽心血。据专家考证,梁启超生前写下的文字共写有万,涉及37个领域,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交通、计划生育,在教育工作中也有着突出的贡献。

▲梁启超青年画像

03

晚年

出色的教育家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万字的著述,更有他的爱国情怀以及教育理念。正是因为梁启超的言传身教,子女个个出类拔萃。

他的九个子女中,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领域各领风骚,其中,以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学家梁思礼最为著名。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九个子女都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家族传奇。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而除了爱国之心,伟大的三观同样是梁启超给孩子们身教的宝贵财富。梁启超很重视孩子们的品行教育,在孩子的品行教育上,梁启超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他经常给孩子读《论语》和《孟子》,用以教导他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理。而在梁启超家训中,他认为通达、健全的人生观,是保持乐观的要诀。

有一次,年幼的梁思永和一位小朋友玩耍时扭打在一起,互不相让。后来一问,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严厉地批评了思永。他提出三个问题让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出了满意回答后,梁启超才让思永吃午饭。之后,梁启超还亲自带着思永前往对方家中向孩子道歉。

梁启超科学严谨而又充满父爱的家庭教育,以及梁家辈辈相传的良好家风背后,都藏在了余封家书中。梁启超经常说:“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纵使有9个子女,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每一封家书都不一样,而且他们都觉得自己是父亲心中特殊的一个。他给大女儿思顺取爱称“大宝贝”,给三女儿思懿取了个外号叫“司马懿”,而小儿子思礼的代号则是“老白鼻”。

▲梁启超给孩子的书信内容

然而这位如春风般温暖的父亲,在他56岁的时候就早早地离开了人间,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孩子们。年6月11日梁启超写给女儿思顺的信中曾经写道:“总之到我六十岁生日时,算来全部都回来了,岂不太高兴。”虽然期待中的六十岁生日没能到来,但作为父亲的梁启超,他对孩子们的爱却永远珍藏在梁家儿女的心中。

是否想了解更多梁启超的生平事迹

点击下方,3D进入梁启超故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1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