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行动,万名干部人才参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众多巾帼队员参与其中,克服重重困难,奋战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一线,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们自信进取、辛勤工作、实干奉献,展现了建功新时代的巾帼力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陆续展播江门市驻镇帮镇扶村优秀巾帼队员的故事!
今天,
让我们走进
新会区大鳌镇南沙村,
看看驻村第一书记李贤芬
是如何“管”出“明星村”的
1
做“红色管家”讲好乡村故事
作为江门市委宣传部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李贤芬发挥优势,结合南沙村特有的“新会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红色资源,引入市知名院团,创排由南沙小学学生出演的大鳌桃荫别墅红色文艺精品、江门市第一个实景话剧《绣红旗》;参与新建桃荫别墅红色文化展厅、红星书屋,组织承办广东福彩育苗计划、中小学生“观影学史”等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水平。自告奋勇担当代言人,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南方杂志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达8次,策划了“桃荫别墅红色展厅启用”、“大鳌‘一只虾’工程”、“11天建成一条爱心之路”、“中集模块化建筑助力香港抗疫”等专题报道,推动大鳌镇获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多达61次,实现了大鳌一个月内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亮相两次、广东电视台亮相一次的历史突破,使大鳌镇、南沙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镇”“明星村”。
2
做“实干管家”建设美丽乡村
李贤芬加强与派出单位的沟通,争取资源牵头建成江门市精品农家书屋--红旗书屋,首创乡镇农家书屋24小时开放的运作模式,为乡村妇女儿童营造了休闲“充电”的好去处。
发动南沙工业区内14位企业主捐资近万元修建南沙工业区主干道路,从洽谈到建成长1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主干道仅仅用了20天,为村民和企业主圆了十多年的“水泥路”之梦,刷新了大鳌道路修建史的速度记录。李贤芬亲力亲为,用绣花功夫推动南沙村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完成南沙村一里、五里、六里、七里近3公里涉河修复,精心设计安装80多盏“荷花路灯”、“红旗路灯”,设计完成村内红色+绿色精品旅游路线,年全年共吸引了批次,累计超多人次到村内的桃荫别墅参观,村集体经济收入与年相比,增长了12%。
3
做“爱心管家”建设和谐家园
李贤芬经常走家窜巷,深入村民家中开展政策理论、民生实事宣传,把党的好政策、好方针,民生实事成绩单等传递给每一位村民,将全体村民团结起来,凝聚力量助力南沙村的发展。
每逢节日李贤芬均带队到老党员和困难家庭中进行慰问,把慰问金、慰问品发放到他们手中,把党组织的关爱送进群众心坎上。她还积极联系市社工委、市义工联、中集模块化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筹集慰问品联合上门慰问。医院到南沙村为老人进行义诊,还时常驾驶私车接送60岁以上老人到卫生院接种疫苗,在全员核酸检测大考中,李贤芬一会担任老人的看护、一会搀扶着孕妇、一会照料着幼儿,俨然一位全职保姆,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她还把村内的爱心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参与村内环境治理、疫情防控、宣传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党组织的有力补充。
“巾帼不让须眉。”
李贤芬用女性特有的
坚韧、善言、温和的品性,
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绘出五彩画卷,
践行着第一书记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