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陈皮7年老茶5处硬伤,这饼一

李从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1/5477305.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茶友称,他在直播间拍来了一饼陈皮老白茶。

据介绍,这饼老茶的噱头很大。

因为它用的是正宗新会老陈皮(年产的),将陈皮切成丝后,再搬来福鼎高山寿眉,一起在去年冬天压成茶饼。

10年陈皮,7年老茶,这两者加在一块,堪称是强强联合。

据商家介绍,这饼老茶的最大特色是陈香韵味十足……

茶友一看,这样的茶饼的确少见,并且价格也不贵,定价算合理,单饼仅需元。

稍加犹豫后,出于好奇,还是将其拍入手。

但收到货,拆开一看,发觉茶饼颜色隐隐偏褐,寿眉叶片的颜色和一旁的陈皮丝相比,不相上下,黄褐明显,有些像是做旧。

但泡开喝,又发觉味道还行,有陈香,也有回甜,就是汤感不够醇……

试问,这茶是不是做旧?

平心而论,单从茶友发来的鉴茶图片看,黄褐为主,颜色暗沉的老白茶,做旧痕迹太明显!

再说了,按照卖家描述的噱头看,这样的陈皮老白茶实在太假。

在它背后,藏着5处与事实相悖,令人迷惑之处。

做旧老白茶

《2》

一、老白茶叶片颜色单一。

虽说近些年,不少做旧茶已经更新换代,进入2.0时代。

做旧手段越来越高超,单看外观,未必能一眼看出。

这些“魔高一尺”的做旧茶,需要仔细闻香,加上认真品尝,才能分出真假。

但茶友发来鉴定的那饼陈皮老茶,单看饼身表面的寿眉叶片,黄褐居多,颜色单一,这还是极好辨认的。

因为自然陈化出来的老白茶,不是这副模样!

只要稍有经验,就能看出它们的猫腻。

再来回顾一下,以前文章里经常提到的内容。

做旧老白茶

看外观,是分辨真假老白茶的有效方法。

年份真实,仓储到位的老白茶,颜色是自然、有层次、有明显深浅递进的。

新茶时,寿眉秋茶叶片整体以绿为底色,但在绿幕般的叶片里,仔细辨别,能看出墨绿、深绿、苍绿、灰绿的不同,绿色有深有浅。

并且除了绿色外,还会自然分布部分土黄、砖红、郝色等色块。

注意了,仅是略带几分黄褐,不会整片变成暗褐、黄褐的颜色。

在后期存放时,随着存茶年份递增,白茶不断发生转化,但白茶叶片颜色不会贸然由绿到黄、由绿转褐……

除非在一开始做茶时,这饼茶的工艺出现严重败笔。

甚至是人为做旧,才会导致寿眉的叶片颜色全部转褐。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枯槁,彻底失去好茶应有的风采!

立秋饼

《3》

二、老寿眉,去年压饼。

这明显与白茶加工现状不符。

寿眉,尤其是秋寿眉,枝叶横阔,散茶较为蓬松,仓储起来比较占地方。

为了节省库存空间,便于后期收藏,同时为了实现特定风味(寿眉压饼汤感更醇、枣香更易形成)等,将寿眉散茶压成茶饼,倒也正常。

但茶农们在压饼时,一般以1-2年左右的白茶为主,超过3年以上的老寿眉,鲜少压饼。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不划算。

立秋饼

老白茶里,饼茶常见,散茶难得。

考虑到寿眉散茶储存更占空间、存茶成本高、市场存量相对有限。

物以稀为贵,在相同品质、相同年份的前提下,散茶要比饼茶更值钱。

并且,将散茶压饼茶饼,还要承担一部分损耗与风险。

万一在压饼过程中出现任何差池,比如,蒸软过头、压饼过紧、茶饼内部没烘干等,都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失。

所以,年的老寿眉,在已经存放接近七年后,茶农们没有理由在去年冬天压成饼。

除非是故意做亏本买卖,但这显然与市场逻辑不符!

立秋饼

《4》

三、10年陈皮切丝压饼。

之前在药材铺里,见过药店掌柜珍藏多年的老陈皮,正宗新会产的。

据说是/开始,那位掌柜陆续每年都有收藏一部分。

瞟了眼标价,10年左右的陈皮,价格可不低,起码是大几千起步。

按照药方配伍的理念,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药材搭配,道理亦如此。

如果是地道药材,并且还陈放多年,卖家肯定不舍得随意拿出来浪费。

立秋饼

很多时候,市场上常见的商品陈皮,以“普货”居多。

真正的好料,极少会被人随意用来压成茶饼。

尤其是10年陈皮+7年老茶,若是年份真实,产地真实。

这样一饼茶,单饼只要元显然是太便宜,连原料成本价都买不来。

论标价,远低于市场行情。

一分钱,一分货。

从市场规律看,这饼低于行情价位的陈皮老白茶,买入手后踩坑中招的风险实在太大!

立秋饼

《5》

四、好茶不用加料。

再扩大范围看,只要是好材料,都不需要再次加料。

顶级陈皮,直接泡水喝,风味已是顶流。

优质老白茶,用沸水冲泡或煮茶,茶味已然无比美妙。

贸然将两者搭配在一起,能不能起到“强强联合”的效果?还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这样的组合出道,肯定会影响彼此的独立风味发挥。

白露后压饼

很多时候,加料式喝茶,反而不如清饮好。

至少简单清饮,能减少外来物的风味干扰,更能喝准原汁原味。

用一句名言来解释——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当你喝老白茶时,单独喝茶,更能体会到好茶的美妙回味。

要是贸然加入陈皮、红枣、甘草等进行调味,横插一脚进去,反而适得其反。

其效果,和画蛇添足同义。

不仅不能让风味更上一层楼,反而唱不准好茶的原味!

白露后压饼

《6》

五、老白茶的汤感不醇。

在说文解字里,醇的本义是指没有掺水的美酒。

喝起来,滴滴酒浆,细滑醇美,回味隽永……

而顶级好茶喝起来,汤感醇厚同样不可或缺。

茶汤入口要细滑绵柔,喝着犹如温泉汤那样,浆感稠滑,绵柔醇厚,无比美妙。

甚至于,用舌头轻轻掂一掂,还能感觉到茶汤十分有份量。

白露后压饼

原料好,高山茶区出品;工艺到位,日光萎凋,精心烘干;储存用心,标准仓储,适宜温湿度环境下存放出来的老白茶,茶味喝起来绝对不能寡淡!

而是离不开香气滋味俱全。

香气上,茶香悠扬,香气层次馥郁,药香、陈香、枣香(优质寿眉饼常见香气)、干荷叶香等,闻起来令人格外惬意。

茶味上,入口顺滑,滋味饱满,汤感细滑,醇厚绵柔。

若是一饼老白茶泡开后,发现它香气寡淡不说,喝着还无比接近白开水。

寡淡味薄,没有厚度,没有回甘。

很显然,这样的老茶就算没有经历做旧,原料/工艺的表现也不会出彩!

白露后压饼

《7》

老苏写过一首很经典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能解释不少茶圈怪象。

很多深陷做旧茶、劣质茶而浑然不知的茶客,要认准一点。

买茶,认准品质为上。

香气好,滋味好,才是王道。

老话里,也曾有相似答案——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不论外在噱头再多,喝起来汤感不醇的陈皮老白茶,终归是不值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2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