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茶友称,他在直播间拍来了一饼陈皮老白茶。
据介绍,这饼老茶的噱头很大。
因为它用的是正宗新会老陈皮(年产的),将陈皮切成丝后,再搬来福鼎高山寿眉,一起在去年冬天压成茶饼。
10年陈皮,7年老茶,这两者加在一块,堪称是强强联合。
据商家介绍,这饼老茶的最大特色是陈香韵味十足……
茶友一看,这样的茶饼的确少见,并且价格也不贵,定价算合理,单饼仅需元。
稍加犹豫后,出于好奇,还是将其拍入手。
但收到货,拆开一看,发觉茶饼颜色隐隐偏褐,寿眉叶片的颜色和一旁的陈皮丝相比,不相上下,黄褐明显,有些像是做旧。
但泡开喝,又发觉味道还行,有陈香,也有回甜,就是汤感不够醇……
试问,这茶是不是做旧?
平心而论,单从茶友发来的鉴茶图片看,黄褐为主,颜色暗沉的老白茶,做旧痕迹太明显!
再说了,按照卖家描述的噱头看,这样的陈皮老白茶实在太假。
在它背后,藏着5处与事实相悖,令人迷惑之处。
做旧老白茶《2》
一、老白茶叶片颜色单一。
虽说近些年,不少做旧茶已经更新换代,进入2.0时代。
做旧手段越来越高超,单看外观,未必能一眼看出。
这些“魔高一尺”的做旧茶,需要仔细闻香,加上认真品尝,才能分出真假。
但茶友发来鉴定的那饼陈皮老茶,单看饼身表面的寿眉叶片,黄褐居多,颜色单一,这还是极好辨认的。
因为自然陈化出来的老白茶,不是这副模样!
只要稍有经验,就能看出它们的猫腻。
再来回顾一下,以前文章里经常提到的内容。
做旧老白茶看外观,是分辨真假老白茶的有效方法。
年份真实,仓储到位的老白茶,颜色是自然、有层次、有明显深浅递进的。
新茶时,寿眉秋茶叶片整体以绿为底色,但在绿幕般的叶片里,仔细辨别,能看出墨绿、深绿、苍绿、灰绿的不同,绿色有深有浅。
并且除了绿色外,还会自然分布部分土黄、砖红、郝色等色块。
注意了,仅是略带几分黄褐,不会整片变成暗褐、黄褐的颜色。
在后期存放时,随着存茶年份递增,白茶不断发生转化,但白茶叶片颜色不会贸然由绿到黄、由绿转褐……
除非在一开始做茶时,这饼茶的工艺出现严重败笔。
甚至是人为做旧,才会导致寿眉的叶片颜色全部转褐。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枯槁,彻底失去好茶应有的风采!
立秋饼《3》
二、老寿眉,去年压饼。
这明显与白茶加工现状不符。
寿眉,尤其是秋寿眉,枝叶横阔,散茶较为蓬松,仓储起来比较占地方。
为了节省库存空间,便于后期收藏,同时为了实现特定风味(寿眉压饼汤感更醇、枣香更易形成)等,将寿眉散茶压成茶饼,倒也正常。
但茶农们在压饼时,一般以1-2年左右的白茶为主,超过3年以上的老寿眉,鲜少压饼。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不划算。
立秋饼老白茶里,饼茶常见,散茶难得。
考虑到寿眉散茶储存更占空间、存茶成本高、市场存量相对有限。
物以稀为贵,在相同品质、相同年份的前提下,散茶要比饼茶更值钱。
并且,将散茶压饼茶饼,还要承担一部分损耗与风险。
万一在压饼过程中出现任何差池,比如,蒸软过头、压饼过紧、茶饼内部没烘干等,都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失。
所以,年的老寿眉,在已经存放接近七年后,茶农们没有理由在去年冬天压成饼。
除非是故意做亏本买卖,但这显然与市场逻辑不符!
立秋饼《4》
三、10年陈皮切丝压饼。
之前在药材铺里,见过药店掌柜珍藏多年的老陈皮,正宗新会产的。
据说是/开始,那位掌柜陆续每年都有收藏一部分。
瞟了眼标价,10年左右的陈皮,价格可不低,起码是大几千起步。
按照药方配伍的理念,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药材搭配,道理亦如此。
如果是地道药材,并且还陈放多年,卖家肯定不舍得随意拿出来浪费。
立秋饼很多时候,市场上常见的商品陈皮,以“普货”居多。
真正的好料,极少会被人随意用来压成茶饼。
尤其是10年陈皮+7年老茶,若是年份真实,产地真实。
这样一饼茶,单饼只要元显然是太便宜,连原料成本价都买不来。
论标价,远低于市场行情。
一分钱,一分货。
从市场规律看,这饼低于行情价位的陈皮老白茶,买入手后踩坑中招的风险实在太大!
立秋饼《5》
四、好茶不用加料。
再扩大范围看,只要是好材料,都不需要再次加料。
顶级陈皮,直接泡水喝,风味已是顶流。
优质老白茶,用沸水冲泡或煮茶,茶味已然无比美妙。
贸然将两者搭配在一起,能不能起到“强强联合”的效果?还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这样的组合出道,肯定会影响彼此的独立风味发挥。
白露后压饼很多时候,加料式喝茶,反而不如清饮好。
至少简单清饮,能减少外来物的风味干扰,更能喝准原汁原味。
用一句名言来解释——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当你喝老白茶时,单独喝茶,更能体会到好茶的美妙回味。
要是贸然加入陈皮、红枣、甘草等进行调味,横插一脚进去,反而适得其反。
其效果,和画蛇添足同义。
不仅不能让风味更上一层楼,反而唱不准好茶的原味!
白露后压饼《6》
五、老白茶的汤感不醇。
在说文解字里,醇的本义是指没有掺水的美酒。
喝起来,滴滴酒浆,细滑醇美,回味隽永……
而顶级好茶喝起来,汤感醇厚同样不可或缺。
茶汤入口要细滑绵柔,喝着犹如温泉汤那样,浆感稠滑,绵柔醇厚,无比美妙。
甚至于,用舌头轻轻掂一掂,还能感觉到茶汤十分有份量。
白露后压饼原料好,高山茶区出品;工艺到位,日光萎凋,精心烘干;储存用心,标准仓储,适宜温湿度环境下存放出来的老白茶,茶味喝起来绝对不能寡淡!
而是离不开香气滋味俱全。
香气上,茶香悠扬,香气层次馥郁,药香、陈香、枣香(优质寿眉饼常见香气)、干荷叶香等,闻起来令人格外惬意。
茶味上,入口顺滑,滋味饱满,汤感细滑,醇厚绵柔。
若是一饼老白茶泡开后,发现它香气寡淡不说,喝着还无比接近白开水。
寡淡味薄,没有厚度,没有回甘。
很显然,这样的老茶就算没有经历做旧,原料/工艺的表现也不会出彩!
白露后压饼《7》
老苏写过一首很经典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能解释不少茶圈怪象。
很多深陷做旧茶、劣质茶而浑然不知的茶客,要认准一点。
买茶,认准品质为上。
香气好,滋味好,才是王道。
老话里,也曾有相似答案——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不论外在噱头再多,喝起来汤感不醇的陈皮老白茶,终归是不值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