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老李帮朋友们“在线鉴皮”之后,就收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陈皮照片”以及关于是否假皮的疑问。所谓“久病成良医”,看皮看多了,老李也练就了一双金睛火眼,但无奈,现在冒充新会陈皮的杂皮和造旧的技术也日益精湛。
用朋友的话说,就是“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有新会陈皮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且这江湖的水还特别深!
话说回来,目前找老李鉴皮的伙计们,只要清楚来源是网上某宝的,几乎十有七八是“造旧皮”。毕竟这是一门生意嘛!而趁着清明假期,老李也去新会陈皮村进行了一番走访,看看今年的行情如何。
略显冷清的陈皮村
随着新会陈皮近年来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某些知名品牌也开始了公开的造价,例如X宝T的门店,下图的“陈皮山”就是一个造旧皮的模板,本地人都知道的公开秘密,老李就不展开讨论了。
目前,很多唯利是图者都喜欢用“外地皮”来冒充新会陈皮,其中体量最大的,就要数“广西皮”的数目了。毕竟广西柑的售价,在新会水果批发市场来看,斤以上采购也就8毛钱/斤,而新会本地柑采购价格高达4元/斤以上,这样利润吸引下,冒牌杂皮对新会陈皮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众多被网上坑过的读者们,也经历过某宝上随处可见标注“新会陈皮”,甚至还拿了地理标签保护字样的新会陈皮且价格便宜的。例如下图的3年新会陈皮元/斤,5年新会陈皮元/斤,10年新会陈皮元/斤,15年新会老陈皮元/斤。
这皮啊,还是又黑又大!
古往今来,不说贵的就是好的,但“一分钱一分货”是硬道理。老李相信“好质量”必然意味着需要好价格!
而在上周,一位来自北京的朋友在线上找到老李,说之前因为自己懂得一些新会陈皮的知识,也看了网上几十家网店后选一个上文说那个新会本地知名陈皮品牌网店,决定试试陈皮这江湖的水有多深,于是就在网上买了一袋子50g的试用装回来!
某新会知名品牌在线上卖的造假造旧皮!那是陈皮的颜色?不,那是普洱茶的颜色!
先看标价68元50g,起码这价格也是挺良心的,跟老李自己的果园出的皮还便宜!开始呢北京朋友还以为自己赚到了,但陈皮到手回来后,相差甚远,结果还是丢掉了。
朋友问,你咋知道这是假的?老李说,看颜色就知道这个皮的真假!
那么怎么看?新会陈皮的颜色跟年份有什么关系?颜色有深浅跟什么有关?
一、贮存环境的差异
老李在“新会陈皮”要不要密封存放?如何存放更容易陈化?一文中写到过新会陈皮存放问题,这里就不再累述。
陈久者良,新会陈皮是需要跟空气进行长时间接触才能发生“陈化”,而其中的根本原理就是发酵。发酵是需要湿度和温度保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省朋友买了新皮(1年皮)回去广东以外的地方而陈不出老李自家收藏皮的味道。
而就算放在同一容器或者空间里,不同接触面的陈皮,陈化发酵的速度不一样,也会导致颜色的深浅不同。但前提是,同一批皮的色调不会很大差异。
杂皮,但不是造假皮!如果你买的同一批陈皮,有深有浅有暗有亮的,那大概率就是混了杂皮!
老李家的10年陈皮,陈皮外表十分完整,但已经自然蜷缩!
人造黑色假皮,陈皮村某门店的所谓“10年”的造假皮!
贮存方式的差异
一般来说,新皮用透气的容器,旧皮用密封的。不同的保存方式和包装方法,需要对应不同年份的陈皮保存,因此这也是陈皮的陈化和颜色深浅有着密切关系。
总的来说,同一环境下,皮色会随着年份变暗,而用麻袋会比布袋陈化等更快,通风透气比密封陈化的颜色更深!
外地存放的5年新会陈皮,暗色则更加深暗
本地存放的6年新会大红陈皮,外表纹路更加清晰!
翻晒次数的差异
在新会,每年的10月到12月都是生晒陈皮的好日子。无论是生皮和旧皮,都需要针对当时的潮湿情况进行翻晒。新会人自己吃的陈皮,大多遵循自然陈化的传统,柑皮在前三年需经过翻晒后,才能利于日后的陈化与保存。
当然,对不同年份的陈皮,翻晒次数的要求也不相同——三年以下的柑皮,需要每年(10月-12月)翻晒3次;上了年份的陈皮,3年需要翻晒一次,4年后开始就不需要再翻晒了。
适当的翻晒,有利于后期的保存。而真正的天然生晒皮,皮囊部分层次脱落感十分明显!
总结:
1、正常情况下,发黑又十分规整的皮,大概率是造旧皮!因为正常陈化到发黑的皮,需要15-20年,而这样的时间里,陈皮必定发生蜷缩的情况,例如下图的5年和8年的陈皮,因此基本不存在保存得十分完整而且舒张开来的老陈皮!
2、年份越久的陈皮,一定会比年份早的皮颜色深,同样年份下,老的大红皮(棕色)比老的青皮(灰粽色)颜色深;
8年新会老大红皮,自然卷缩状态
5年新会陈皮老青皮
3、很多人喜欢把陈皮放在玻璃瓶子,其实这是属于密封的容器,不利于新皮的陈化。新皮保存,可选用一些既密封又透气的容器保存,例如:棉袋、米袋、布袋等透气的容器。而上了年份的陈皮(4年以上)可以改用玻璃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