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常在空调环境下工作或生活等,易导致脾胃虚弱。
中医常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在五行中,脾胃属土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方可滋养人体四肢百骸,上荣头面,人体才可以精力充沛,脸上气色红润有光泽。所以在生活中,注重养好脾胃,才能养出好气色。
中国人讲究食补、食疗,而在食补中又讲究温补。中国人的体质,普遍适合“温养”,而日常“温养”,以药食同源的温性食物为最佳。
新会陈皮,其味属辛、苦、温,著名的药食同源材料。相较于其他中药材,新会陈皮有燥湿化痰、健脾胃的功效,是我们日常调理脾胃的一个非常好的药食同源之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曾记载陈皮功效,“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名医张仲景将陈皮做成“陈皮半夏汤”,用来化痰、改善脾胃之湿气。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陈皮辛香入脾经,长于调畅中焦脾胃之气机而健脾和中,适宜于多种原因所致脾胃气滞之证,尤其适宜于寒湿中阻之证。
意思若是肝气不舒,比如说情绪不佳,情绪郁闷,有肝火,那么就有可能“肝木横逆克脾土”,影响到脾胃。脾土受到伤害,气机瘀滞,则容易出现水湿淤积的情况。因为土克水,如果土气壅滞,则水湿泛滥。这样,脾气就无法升清,脾气不升,则导致胃气不降。
这时疏肝理气,清降胃气是很重要。新会陈皮含有多种物质成分,其中橙皮苷可能通过升高胃泌素的含量和抑制乙酰胆碱、P物质、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来促胃肠运动;辛弗林可能通过升高乙酰胆碱和胃动素的水平和抑制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来促胃肠运动。
因此,平日可多用陈皮煮水喝,不仅养肠胃还可健脾胃;炒菜、煲汤时加入陈皮,还能增添独特的陈香,促进食欲。脾胃调养得当,身体自然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