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会
非遗
新会,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千年文脉,源远流长。在绵延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新会人融入血脉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基因。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6个,数量居全市第一。如今,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正绽放着新的芳华。新会发布开设《新会非遗》专栏,带大家一一走近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新会高质量发展合力。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有凉果制作技艺
新会凉果属于发酵食品,不仅可以舒缓身体的困乏,还具有消食开胃、化痰止咳、精神爽利等不同功效。在老一辈江门人的记忆里,新会凉果一直是童年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美味。小小的凉果慢慢投入口中,酸甜味缓缓流淌,唾液不知不觉加速分泌,等口水湿润了果肉,酸酸甜甜咸咸的滋味在嘴里扩散,果香和甘味抚去了身体的疲劳,身体也渐渐恢复元气。
新会凉果由来已久,凉果制作技艺不断创新发展,更是与陈皮、葵扇并列为“新会三宝”,江门五邑海内外乡亲几乎无人不知,其中以“大有凉果”最具代表性,也成为江门人集体的历史记忆。
作为江门市级非遗项目的大有凉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新会大有凉果厂总经理李伟堂对凉果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大有”系列品牌产品曾荣获江门市十佳农土特产品、广东最具代表性地方特产、全国餐饮烘焙业十大手信文化品牌等殊荣;“大有”商标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时至今日,“妙制四时佳果,传承百年宝号”依然是新会大有凉果厂的企业理念。
对于自家坚持传统工艺制造凉果,是李伟堂一直引以为傲的事。也正是因为使用传统工艺制作,才让大有凉果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坚持传统发酵工艺,保留果肉原味原形,大有凉果以其传统的独特风味,还原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舌尖感觉。”李伟堂说。
大有凉果的腌制配比传承百年,有着先人的智慧。但这只是基础,要做好凉果,师傅的经验很重要。“传统大有凉果的味道是很纯粹的,有一种‘古早’的感觉,是阳光和时间赋予的。除了基础的盐、糖等调味料,没有添加剂,成熟后的风味是阳光、温度、时间赋予的。”李伟堂介绍,凉果的关键是发酵的控制,就好像做酒。
经过时间的沉淀,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这是新鲜蔬果所不具备的风味,这是时间和历史赋予新会大有凉果的独特味道。
一生守望,代代相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大有凉果成为不少老一辈江门人记忆中的味道,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个熟悉却变得有些陌生。
在传承大有凉果制作技艺、推广大有凉果的过程中,李伟堂一直在不断思考着。“大有凉果可以是一个品牌、一种文化,名气一直都在,我们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唤醒大家对于大有凉果的喜爱和支持。”
李伟堂表示,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大有凉果制作技艺在代代传承中也得到了不断融合提升。
传统或许从来都无法跟上每个新时代欲望的脚步,但正因为有着像李伟堂这样的手艺人坚守着美味的起航线,大有凉果终究会永远刻在某一辈人的心底,化作甜蜜与幸福。而最终这份甜与蜜的体验,便会成为更多人幸福生活的表达秘语。
往期阅读
原标题:《大有凉果,新会人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