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陈皮有错误的认知,认为陈皮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橘子剥下来的皮,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是大错特错,因为此橘子皮非彼橘子皮,这是柑橘属下植物及其栽培变种的橘子剥下来的皮,经过干燥后的果皮。普通的橘子皮和陈皮的功效和作用都相差甚远,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陈皮的“陈”字就体现了它的含金量,陈皮越陈,就说明存放的年载越久,品质就越为上乘,价格自然也就越贵。由此可见越老的陈皮入药的效果就越好,越老的陈皮出来的味道也是越好,越老的陈皮泡水喝的味道也是越香,也越醇而甘甜。
陈皮在长时间存放的过程中,挥发油会逐渐减少,这样对人体的肠胃刺激也相应减少,而苷含量和黄酮类也会随着存放时间逐渐增加,这样对人体健康是有非常有好处。
陈皮在中医的药材中有“陈皮”和“广陈皮”之分,其中又以“广陈皮”的品质和效用为佳,而“广陈皮”一般主产于广东的新会,所以一说到陈皮就会联系到新会这个地名。
陈皮。一般会被剥为数瓣,其基部是相连的,也有的是呈不规则的片状,厚度一般都在1~4毫米之间,其外表颜色一般为橙红或红棕色,内表颜色一般为浅黄白色,其质地比较硬而脆。
广陈皮。一般是3瓣相连,形状比较整齐,其厚度比较均匀,基本上都在1毫米左右,其斑点状油室比较大,把广陈皮对着光来照视,透明度比较清晰,质地也比较较柔软。广陈皮挥发油的含量要比陈皮高很多,药性也要好很多。
产地的区别。陈皮在受到气候、土壤和水温等条件的影响,所以不同产地的陈皮在用药过程中表现也就不同,这样就出现了2种不同品质的陈皮。广陈皮一般产于广东新会,可以称得上是地道的药材,所以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陈皮一般主产于福建、浙江、四川、等地。
可以说现在陈皮的市场很乱,很多商家都是以次充好,或者用保存年载短的来冒充保存年载长的陈皮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在挑选陈皮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好的陈皮才会有更好的养生效果。下面总结了几点分辨陈皮的小技巧以供参考。
干燥度。陈皮存放的时间越短,其皮身就越软,这是因为陈皮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果糖等因素,所以就很容易受潮变软。相反存放年载长的陈皮,摸上去的手感偏硬,而且容易碎。根据这个特征,越好的陈皮表面就越干燥,越是没任何水分,有的甚至用手轻轻一折就会断。
气味。存放3-8年的陈皮闻起来的香气有明显的刺鼻气味,并且还会有甜中带着酸果的酸味。存放9-20年的陈皮就不会有酸果的酸味了,闻起来是清香扑鼻的醒神怡人的味道。存放20-40年的陈皮气味是甘香醇厚的纯香味。存放50年以上的陈皮的气味已经达到陈化脱囊,超凡脱俗境界了。
口感。一般口味苦、酸、涩的一般都是年载较短的陈皮,而年份越久的口感就有越甘、越醇、越陈的特点。由此可见陈皮是越陈越香,越陈品质就越好,一般我们在烹饪中用来当调味品的只需用2-3年的陈皮就可以了。
颜色。一般存放时间短的陈皮,我们看其内囊是雪白或者是黄白色的,其外表面是呈现暗红或者鲜红色的。而存放时间久的陈皮的内囊是古红或棕红色的,其外表面是黑色或者是棕褐色的。品质上等的陈皮其色泽一般都是黄褐色并且稍微发黄色,看上去比较鲜亮,而那些比较鲜艳或者比较黄的品质一般都是不好的。
茶色。用保存年载较短的陈皮泡出来的茶色一般是浅黄色的,而保存年载比较久的陈皮泡出来的茶汤色是黄红色,有的甚至是红色的,这样的茶汤气味清香,清亮通透,色如琥珀。
我们只要记住陈皮是内香型的的,其香味浓郁,即可增加香气又可增加食欲,那么在不起冲突的情况下,在不超量的状态下,就可以随意搭配了。我们在烹饪很多肉类食物时加点陈皮进去可以起到一种很好的效果。
自古以来陈皮就受着人们的追捧,在入药、入饮品、入膳中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食物,特别是在养生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也正是大家喜爱的原因而导致价格越来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