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不仅是一味食材,在中医上还是一种中药,味苦性温,可以理气健脾,用来泡水、做菜、炖汤,酸酸涩涩的还带点回甘,不仅开胃,营养价值还高,很多人都喜欢吃。
很多人都想过自己制作陈皮,把吃完柑橘皮留下来,晒干日后用来泡水、做菜、煲汤,其实不是晒干的柑橘皮都叫陈皮,很多人都不知道!
家庭自制陈皮常见的3大误区,快看看你“中”了几个!
一、柑橘皮晒干就能变成陈皮?错了!不是晒干的柑橘皮都叫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陈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橘皮,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称为陈皮。
为什么柑橘皮要存放三年才叫陈皮?因为鲜柑橘皮含挥发油较多,晒干的柑橘皮要隔年后挥发油含量才会逐渐减少,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这时陈皮的药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而一般家庭自制的“陈皮”,储存年限少,还不具备陈皮那样的药用功效。
二、鲜柑橘皮也有陈皮的药效?错了!新鲜的柑橘皮不是陈皮,千万不能直接食用!
新鲜的柑橘皮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和芳香类物质,气味强烈,具有刺激性,直接食用新鲜柑橘皮,会刺激肠胃,促进消化液分泌,并能加快肠胃蠕动,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直接食用新鲜柑橘皮,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对健康不利。
晒过的柑橘皮,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陈皮中的挥发油会减少,有益物质增加,性质趋于温和,药效开始显现,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陈皮会越甘、香、醇,药用价值也更高。
三、所有柑橘皮都可以做陈皮?错了!一般用于制作陈皮主要是茶枝柑、四会柑、新会柑、瓯柑、冇柑、蕉柑这六种,而一般的橘子皮、桔子皮、橙子皮,都不太适合做陈皮。
01橘子皮橘子果实较小,果形呈扁圆,皮薄而光滑易剥,成熟后多为红或黄色,味道微甘酸,不耐储存。存期不足三年的橘皮,烈性大、味道酸苦,不适宜直接食用,不建议用于制作做陈皮,常见的橘子有南丰蜜橘、砂糖橘、冰糖橘。
02桔子皮桔子一般指橘子,二字同音,为橘的俗写,主要出现在在广东的一些方言里。
03柑皮柑的果形呈正圆,和橘子相似,较大,皮紧纹细不易剥,成熟后多为黄赤色,多汁甘香,为芸香科植物。柑皮晒干后烈性和辛涩味减弱,适于制作陈皮,一般用于制作陈皮主要是茶枝柑、四会柑、新会柑、瓯柑、冇柑、蕉柑这六种。
04橙子皮橙子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成分,有快气利隔、化痰降逆、消食和胃、解酲、杀鱼蟹毒等作用,但不建议用于制作陈皮,因为橙子皮较厚,口感苦,其中的挥发油等刺激成分比橘子皮要多,处理麻烦,药效比柑橘差。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陈皮虽小制作大有讲究,要做出一个好陈皮可没那么容易。自己晒制陈皮,也要特别注意陈皮的原料,别再用吃完的橘子皮晒干当陈皮了,要选用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如果觉得自己做陈皮太难了,想买现成的,皮皮君给您一个建议,好的陈皮不但柑橘的种类有讲究,产地、种植、酿化方式等各种因素都有影响,买陈皮一定要找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