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锚定首善之区总体目标,当好江门

                            

新会区坚持把握主题主线、注重入脑入心,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站前列

锚定“首善之区”总体目标

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

《江门日报》报道

首善引领四维一体

“点线面体”打造

党史学习教育“新会样板”

“周总理说,你们发展山区经济很好,是模范合作社。新会山地多,前途大有可为!”在新会区大泽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一段视频影像将年周恩来总理在新会大泽的视察足迹娓娓道来,配上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的实物、图文资料,党员、群众在此参观学习时,仿佛与和蔼可亲的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亲切交流。

在新会,一个个红色基地升级蝶变,成为群众身边最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点;一节节红色课堂纷纷开讲,往昔的革命峥嵘岁月、感人肺腑的党员故事,深深烙印在群众心中;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得红红火火,真正解决群众的难事,让群众获得实惠,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增强。

百年初心成大道,万里征程作雄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会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握主题主线、突出特色特点、注重入脑入心,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立体模式”,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涌现全市多个第一,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站前列。

高站位分级布点

激活党史学习动力源

以上率下,率先垂范。

新会区第一时间抢占启动点,在全市率先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新会区委常委会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一办五组”工作机构,在各镇街、区直单位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第一时间制定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方案,印发文件91份,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3次;第一时间落实行动,在全区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并成立8个巡回指导组,坚持“一周一指引,一月一调度”。

第一责任把牢制高点。新会全面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以3个“1+1”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开展。突出“关键少数+绝大多数”“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结对促学+巡回指导”,形成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有内涵”,党员干部重视学习、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全区项民生实事按进度%完成。

第一基础培育着力点。新会成立区委宣讲团、党校宣讲团、群众宣讲团等支队伍,各级“学习讲堂”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网络,受众达85万人次。在全市率先推出“少年党史说”系列活动,创新推出“党史宣讲亭”“流动书车进基层”“党史学习步行径”等特色活动。在全市首创VR党建“云参观”,在全区大力举办“童心向党”“党在我心中”等各类比赛、活动57场次,有效检验党史学习成果。

江门“双碳”实验室坐落于新会中科创新广场,将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张奕维摄

准定位多向联线

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让历史印记焕发光彩、资政育人,新会用活红色资源,全面修葺、建设红色遗址45个,在全市率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用好身边课堂,精心打造“总理足迹、陈皮产业、启超家风”三大特色品牌课程和21条现场教学线路,新会“启超家风代代传”终身学习特色教育品牌项目亮相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新会还用足本土教材,在全市率先推出庆祝建党周年图片展、梁思成先生诞辰周年纪念展等本地特色展。

为了让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新会区用活动实践,在全市首推“十个百”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百场党史宣讲“我来讲”等实践活动场次,覆盖群众逾23万人;用音乐实践,在全市首创党史学习教育“永远跟党走音乐党课”,制作主题18个,开课余场;用文艺实践,高规格举办庆祝建党周年文艺晚会,面向各镇(街)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91场;用服务实践,拓展深化“8+N”志愿服务矩阵,14万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万人次。

葵乡红声志愿服务队创新“快板快学”新形式,带领大家唱响全会精神。钟珍玲摄

全方位提标扩面

增进民生福祉办实事

党建引领,提质扩面。

做好“微服务”,激活“大党建”。新会区全面提升党群服务水平,完成村级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全覆盖对各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展全员轮训;大力推进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提升珠西枢纽新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打造全省首个高铁站内党群服务中心。深化创建江门市“同心圆”工作试点区,搭建维护华侨权益“同心圆”服务平台,相关做法获肯定并向全市推广。

办好“微实事”,惠及“大民生”。新会区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全速提效,推行“一件事”主题服务,推动“跨城通办”延伸至镇街,推行使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审批系统”实现全程网办,推出全省首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流动车已累计提供上门服务超次。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加大力度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站点、长者食堂建设。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展翅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打造新会区巾帼创业创新基地。

管好“微网格”,撬动“大治理”。新会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全面推广古井“全科网格”模式,构建以新会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为中枢,11个镇(街)联勤指挥中心为枢纽,18个区直单位和个村(社区)个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全科网格服务管理网络。大力开展广东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并实现城乡供水管网到达率%,完成个自然村农污设施覆盖,完成.67公顷耕地环境质量提升,完成0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好“微景观”,拓展“大文明”。新会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建成枢纽新城体育运动公园、梅江农业生态园等。完成条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完成11个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高标准打造葵乡特色生态美丽廊道。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开展主题活动场次。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分园)投用,新增幼儿学位个,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全区91所学校有需求的学生。

年9月起,大泽镇5辆专业校车投用,护送孩子们上学、放学。冯瑶君摄

强进位全域壮体

擎领改革发展新格局

凝心聚力,冲天干劲。

当前,新会区正全力落实市委“六大工程”,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会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力,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实现“千亿GDP”“千亿产业链”“百亿级国资”目标的新会实践中。

新会区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对项目建设的凝聚力,全区上下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信念信心、热情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行动合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万亩园区蓝图落地落实,全部纳入省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投入35亿元,进驻投资超亿元项目33个。创新走廊创建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个,进驻企业超家。中集智库成为省级科技孵化器。RD累计投入70.6亿元,入选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

新会区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对服务群众的感召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全过程精细化服务群众。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和重点人群管控,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力做好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分园)建成,新会珠西枢纽新城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钟珍玲摄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聚力聚能建设“首善之区”

葵林净化着城市的繁嚣,荷塘湿地清香宜人,白鹭蹁跹绕城而飞……在位于新会区的珠西枢纽新城,新建成的梅江农业生态园为新城增添了一抹绿色的惬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网红打卡点”。

美丽的梅江农业生态园,是新会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真实写照。如何真正把实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新会的秘诀是: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会坚持政治引领,高起点谋划,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据悉,新会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从解决出行愁、养老愁、如厕愁、停车愁、办事愁“五愁”及盼安居、盼就业、盼健康、盼振兴、盼文明“五盼”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办到点上、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里。

聚焦“小切口”

推动个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民生实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会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群众有没有感受到变化、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通过广泛调研征集,新会区分批滚动推出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项目,包括区级项目个、“民生微实事”项目个。一个个人民群众关切的小切口、小细节,考验着党委政府的“绣花功底”:

推出全省首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流动车,为有办证需求但行动不便的群体解决办证难题,至今已提供上门服务多次;

成为省内首个明确将加装车阻系统纳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付范围的地区,以“技防”代替“人防”,不仅解决了小区的安全隐患,也解决了系统安装的资金问题;

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一条条供水“动脉”流入各个乡镇的千家万户,逾4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放心的优质水……

一个个“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案例持续在群众身边发生,一批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的民生实事加速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是一句空话。

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新会区将围绕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以“一园三中心”为发展方向,以“千亿GDP”“千亿产业链”“百亿级国资”为目标动力,以强党建、大园区、促创新、优交通、提品质、惠民生为主要抓手,奋力打造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化活跃、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首善之区”。

目前,新会区项民生实事已按进度%完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位于新会珠西枢纽新城的梅江农业生态园风景如画,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生活的打卡地。殷浩轩摄

聚焦长效机制

管长远、固根本坚持走在全市前列

新会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何推进有力有效?

据介绍,新会区主要有三方面经验。

一是精心统筹谋划。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中期评估,建立健全“联系基层访情解忧”、实事采集、通报问责等工作机制,并将区级民生实事和“民生微实事”项目纳入督办系统,构建实事由群众“点单”、过程由群众监督、效果由群众评判的工作闭环。

二是精细深入督导。坚持严督实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指导各单位持续强化新会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精准指导推进。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情况“回头看”,督促各支部开展自查自纠,切实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在督促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鼓励各单位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做精做亮自选动作,确保“规定动作”全部到位、“自选动作”亮点频出。

新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工作清单及任务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四套班子领导统筹、部门协调落实、上下联动推进”工作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统筹各责任单位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与此同时,全区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形成办实事的合力。在新会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全面统筹下,建立区级民生实事、“民生微实事”,以及部门和镇街工作任务三个清单,按照每周“报项目、报进度、报亮点”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各部门单位和镇街的督促指导。

此外,新会区委设置了8个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纳入巡回指导重点工作任务,围绕“1+1+8”工作思路,结合被指导单位特点,根据民生实事清单督促各单位落实重点民生项目办理。

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既抓落实见成效,又找亮点树典型。一方面,指导各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抓紧抓实重点民生项目,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另一方面,指导各单位总结梳理挖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点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加强宣传推广,营造见贤思齐、尊崇先进的良好氛围。

据新会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新会区将坚持以干促效,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做法转化为管长远、固根本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定期提醒机制。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按照省、市最新工作指引,灵活制定工作提醒,实时传递工作要求和开展进度,并利用联络员线上群组,不断完善网格化联络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

二是健全总结报告机制。坚持“3个贯穿始终”“6个相结合”,及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明确学习内容和责任,并定期总结报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确保人员、时间、内容、质量“四落实”。

三是健全督导检查机制。不断创新教育督导手段,强化“清单督查+联合督导+督查督导”工作方法,指导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打造工作亮点,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完善“民生微实事”常态化运作机制。

四是健全经验推广机制。对各级各单位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挖掘亮点、特色,推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全面提升,持续推进新会区党史学习教育走在全市前列。

梅江农业生态园段碧道基本建成。钟珍玲摄

来源:江门日报叶田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新会区:锚定“首善之区”总体目标,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2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