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搞好了,我们村里的环境也更好了!”家住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的村民由衷感慨道。双水村民的幸福感,来自于该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和“厕所革命”两个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这是新会区民生实事项目高效落实的生动体现。
创新监督方式,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软着陆”
今年1月,新会区全面展开民生实事项目票决,产生区级项目10件,镇级项目90件。半年来,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开展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推进情况监督活动,贴身“跟踪”项目进展,推动“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9月份,新会区、镇两级人大按照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集中开展民生实事监督周活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增强监督实效,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为推动民生实事有效落实,新会区人大办、团区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助力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调研活动,人大代表按照“选题小、立意深、效果实”的原则准备调研课题以及调研活动流程指引,确保调研活动做到精准切入民生实事项目。此外,新会区区长主动约请人大代表召开现场会,就进一步做好做实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聚民智、纳良策,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项目出成效,百姓共享民生成果
今年来,新会区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展良好,1-6月,根据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细化的25项工作任务已完成7项,按进度完成17项。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从1月1日起,新会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年每人每月元调整到每人每月元。城乡低保标准为元/月,为低保标准的95%;农村低保补差水平为.65元,为低保标准的78.2%。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元/月(为现行低保标准的1.6倍)。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等也相应提高。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参保人住院统筹支付比例、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及定点门诊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完成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90%以上。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江门大道五邑路至三江段实现全线主道通车。冈州大道中牛雕至南安路路口正在进行沥青铺设,两侧人行道已施工至新桥路口。马山公园和北园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多个;龙湾河治理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
在提升教育和就业服务方面,挂牌成立新会一中教育集团等13个教育集团,东区学校及文华小学完成招生工作。建立学前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开展技能晋升培训,办理技能晋升培训等补贴人,培养“粤菜师傅”人。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至30万元,期限延长至3年;落实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累计发放补贴.05万元。
发挥样本示范作用:双水镇人大办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双水镇生活污水处理一直以来没得到完善解决,是双水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民生痛点。
去年以来,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双水镇建成了豪山、上凌村两个群众生活污水处理示范点,今年在全镇范围内全面铺开37个村委会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和厕所革命民生工程。
镇人大代表通过视察多条村的施工现场,约请相关部门、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向他们转交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取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协调、监督工程高效、高质量开展,在双水镇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双水镇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首先撤离村中养殖业;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当中,共有个村小组参与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2亿元;将建成主管道17公里、总长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将建成63个污水处理站,总服务人口2.86万人,总日处理能力达吨,将千家万户的生活污水收集至污水处理站净化后,达到环保标准后才排放。
解决污染源的同时,双水镇各村还实行日常保洁制度,豪山、朱村等村中鱼塘由原来的“黑水”变成了“碧水”,随着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双水镇将有更多村庄拥有碧水鱼塘,将有更多群众享受到碧水蓝天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