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记住乡愁,作者记住乡愁
记住乡愁.
CCTV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传承千年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
今晚20:00
央视《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聚焦江门茶坑村,品陈皮之香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茶坑村——岭南人家陈皮飘香》
播出时间:年2月25日(周五)20:00
播出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
陈皮飘香的小村庄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西江、潭江和崖门水道三条水系
环绕着一座香气扑鼻的小村
茶坑村
茶坑村是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这里出产的陈皮格外芳香馥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早在年就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处在三水融通之地的茶坑村,拥有咸淡交汇的独特水土环境,再加上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柑橘类作物的生长。
不过,与别处不同,茶坑人种柑子,格外看重的是柑皮。
从普通的柑皮变成大家熟知的陈皮,至少需要三年的反复晾晒。
而想要把陈皮的独特药性陈化出来,则需要更久的时间。
因而民间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
缕缕陈皮香带动着产业的兴旺。如今,在这个常住人口多人的村子里,靠着种植茶枝柑和制作陈皮,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多元。
扎根野茶坑移栽野生柑
在茶坑村,梁是第一大姓,也是最早来到这里定居的人家。
明朝初年,梁家先祖离开故乡辗转南迁,当他们来凤山脚下时,看到这里优美的环境,便停留了下来。
由于山中有一个长满野茶的坑,村庄遂名“茶坑村”。
山坑里肥沃的土壤不仅适合野茶生长,也适合谷物的种植。依靠传统的农耕技艺,人们春种秋收,渐渐扎下根来。
可好景不长,岭南山林里横行的瘴气,让村里暴发了一场瘟疫。
就在此时,有得病的人偶然食用了山里野柑树上的果子,并用柑皮熬水冲凉,结果病情大为好转。
茶坑村人如获至宝,便把野生柑树从山林移植到了田间,并取名为“茶枝柑”。
在随后数百年的光阴里,茶枝柑种植面积渐渐扩大,而柑皮制成的新会陈皮也声名鹊起。渐渐地,江浙、川渝等地售卖新会陈皮的商号多了起来。
明末清初,随着村庄附近的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大港,新会陈皮也逐渐行销全国各地,甚至销往海外。
陈皮香伴救国路
小小的陈皮,不仅为茶坑村带来了足以温饱的生活,还支撑起了村庄的教育发展。
清朝后期,小小的茶坑村已有四五处学堂。当时只有四岁的梁启超就跟着担任教书先生的祖父和父亲,在学堂里读书。
他曾在《说橙》中写道,“植柑橘之利三倍于蓺谷。”他家靠种柑橘、制陈皮获得的收入,比种植普通作物要多得多。
在陈皮香气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梁启超,后来成为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重要推动者。
他发出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一直激励着一代代青年。
再现陈皮芬芳
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争影响,茶坑村柑树种植面积只剩下不到30%。
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开始大力推广茶枝柑种植,情况才有所好转。
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种被称为柑树“癌症”的黄龙病,在密集的柑树林间蔓延开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害,人们束手无策,花费多年心血的柑树园里,几乎棵木不剩。曾经繁荣的茶坑村陷入一片萧条。
年,国家推出“九五”种子工程,在政府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株新会柑无病苗很快被培养了出来,随后,无病苗木的繁育体系和标准化流程也制定了出来。
但当科技人员向柑农们推广新苗时,却遭到了冷遇。几年前的那场黄龙病,把大家整怕了。
为了打消大家的后顾之忧,科技人员一连好几年请柑农们来到试验田参观。
看到试验田里柑树健健康康的,长得不错,结的果子也很多,大家才把心放进肚子,开始慢慢试种。
从一户、两户小规模试种,到家家户户规模化种植,茶坑村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现在,茶坑村亩农业用地,就有亩种上了柑树,年产茶枝柑多吨。
随着茶坑村的陈皮产业蒸蒸日上,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在村里开起民宿,有的办农家乐,还有的依托互联网做起了视频直播,宣传家乡的陈皮文化。
年轻人的回归,让岭南古老的乡村接上了现代产业发展的轨道,茶坑村延续了数百年的陈皮香,愈发浓郁芬芳。
原标题:《今晚必看!央视聚焦江门茶坑村,陈皮香伴救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