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广东江门旅港乡亲陈经纶先生逝世,享年97岁。
陈经纶,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陈冲人,生前担任香港金满米业(集团)有限公司、陈瑞祺慈善纪念基金会和陈经纶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是江门市、新会区、北京市、杭州市荣誉市民及年奥运筹备委员顾问,被“南方华人慈善盛典”评选为十大“慈善人物”之一,历年来累计捐赠1亿多元支持家乡和祖国建设。
陈经纶先生自幼随父亲在香港生活,秉承祖业,任香港金满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倾注心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出资捐建多所学校、医院等机构,赢得社会各方赞颂,被人们誉为“爱国爱乡的典范”“兴学育才的旗帜”。
陈经纶年出生,祖籍广东新会。17岁随父亲做生意,并继承祖业。年,父亲陈瑞祺病逝,那年陈经纶只有25岁,在香港的广利米业有限公司、广恒兴米业有限公司、广承兴米业有限公司、金满米业有限公司、正心置业有限公司和陈经纶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的重任便落在他的肩上。从此,他更加努力的工作,发展陈氏家族的事业。
陈经纶祖父陈澄波早年去香港后,从打工,到做大米生意,渐渐家境殷实、事业繁荣。他兴办夜校扫盲,普及教育,帮助亲友乡邻安居乐业。陈经纶之父陈瑞祺秉承父亲遗志,兴学乡里。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在乡广办义校,恤老济贫,赠医施药,深得当地人们爱戴。还多次捐助广东省以及港澳各地的慈善机构、医院。办起20多家“澄波义学”,学生一律免费就读。
像父辈一样,陈经纶也乐善好施,热衷公益。年轻时陈经纶从事建筑业,历尽辛苦。回忆起当年创立家业,他感慨的说:“那时的日子真苦,我虽是老板,每天至少要干十三四个小时。家里尽管不为吃饭发愁,但毫无奢侈之气。父亲后来做了大老板,也经常和工人司机职工同桌吃饭,而为公益事业他却慷慨解囊,从不吝啬。”
艰苦的生活、与人为善的品格影响了陈经纶的一生,为他之后的善举作下了最好的注解。陈经纶及陈氏家族先后赈济受灾灾民、在各地捐资兴建小学、中学、公益大厦、渡轮码头、变电站、工业楼、自来水厂等,此外还在家乡医院、华侨中学、环城中学、荷塘职高、潘宝芬敬老院等各项建设。
从祖父办夜校算起,陈家支持教育事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对外开放以来,陈经纶先生已经捐资兴建了多所学校及教育设施。其爱国爱乡、为国树人的博大胸怀,足为世人敬仰。
获评十大“慈善人物”之一
陈经纶先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热心慈善事业。年,他被“南方华人慈善盛典”评选为十大“慈善人物”之一。
“为民建乡,造福当代;为国树人,功在明天。他的家族传承国家兴亡之责和社会改良之志,三代人接力投身公益逾百年;陈氏家族的善举遍及家乡、京杭和海外;到陈经纶这一辈更创下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经纶教育品牌’。”这是“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晚会现场,大会给予陈经纶的颁奖辞,是对陈经纶及其家族情怀乡邦、乐善好施、泽被乡里的慈善之心的高度评价。
陈经纶获此殊荣,是广东侨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他卓著贡献的充分肯定。
在新会区政府网、江门市政府网“荣誉市民”栏目里,都有关于陈经纶的介绍:陈经纶是江门市、新会区、北京市、杭州市荣誉市民,他秉承父志,乐善好施,爱国爱乡。
陈氏三代接力投身公益事业
陈经纶的父亲陈瑞祺、祖父陈澄波皆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心慈善事业的港商。
陈瑞祺先生(-)
百余年来,陈澄波、陈瑞祺、陈经纶祖孙三代,不遗余力支持家乡和祖国各项事业建设,在祖国大陆共捐建学校、医院10多所。其中,仅改革开放以来,陈经纶就支持家乡建设共计一亿多元,主要捐赠项目包括新会陈经纶中学,新会陈瑞琪中学,医院,医院,新会罗坑镇陈钰书自来水厂,新会罗坑镇的渡轮码头、敬老院、公路,医院,新会区华侨中学,新会菏塘职业中学,江门市五邑大学陈瑞琪科学馆以及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韶关市南雄陈经纶小学、陈经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
陈氏三代人爱国爱乡的精神,家乡人民有口皆碑,称他们为“爱国爱乡的典范”。
年1月,陈经纶先生伉俪回罗坑镇探亲,图为参观澄波小学。
年,陈经纶先生捐赠万港元在新会区罗坑镇扩建和修建陈冲、山咀两所澄波小学,并承担学校日常开支,让学生免费就读。同年,陈经纶捐赠多万港元兴建罗坑镇陈瑞祺中学。
年,陈经纶又斥巨资万元,在会城兴建了驰名全国的新会陈经纶中学。
“邦乡乃家之源,富贵不可忘之”,陈经纶先生爱乡爱国,把对教育的捐赠行动延伸到全国各地,例如,他捐赠万元在浙江省杭州市兴建陈经纶少年体校;捐赠万元,在郎平的母校——北京朝阳中学原址兴建一所现代化的新中学——北京陈经纶中学。
据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陈经纶先生为祖国内地的公益事业捐资逾1亿元,大部分都用在了兴学助教上。
来源:南方都市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新会侨刊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陈经纶先生,新会人民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