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午餐的烦恼变幸福

本文转自:江门日报

3月16日,双水镇朱村学校、岭头小学联合组织2名家长代表到广东美青餐饮配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已经是-学年双水镇第四次组织家长代表到餐饮配送公司考察了。“本周,双水镇桥美学校还将组织第五次家长考察。现在已形成长效机制,基本每两周一次。”双水镇中心小学教师苏国添说。

“我到现场看了午餐制作全过程,环境干净整洁,食品安全有保障,我们对孩子的午餐更加放心了。”学生家长潘小连开心地说。如果在两年前,她怎么也想不到孩子们的午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从年5月双水镇人大代表发现问题,组织代表进行调研、提出建议,到年9月付诸全面实施,不但解决了双水镇的学生午餐难题,还推动新会区约5.3万名学生在学校吃午餐,实现了全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中配餐全覆盖。这其中,双水镇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黄胜通讯员/冯可君

午餐之忧

学生自行解决隐患多

年的一天,小冈初级中学学生郑家豪的母亲中午骑摩托车接送他时,在学校门口摔了一跤,手臂多处擦伤。她对老师说:“要是学校中午能提供午饭就好了!”小冈初级中学老师杨淑梅对此印象深刻。

双水镇是新会的工业重镇,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比例较大,许多学生回家路途较远,中午回家吃饭,来回路程既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又影响中午休息。

“以前每天中午吃饭都成问题,家里带饭很麻烦,冷了也不好吃;在校外快餐店吃,万一忘记带钱,中午就要饿肚子。”双水镇桥美学校九年级学生梁芷晴说。

学生家长梁文钊告诉记者:“我们家是双职工家庭,午间照顾孩子实在忙不过来。但是,孩子在外面吃,我又不放心,既担心安全,又担心孩子乱花钱,不好好吃饭。”

黄克競博士学校校长崔祖炽介绍:“学生外出午餐午休不便于管理,学校建设食堂又花费大、成本高,由于没有土地或者资金,这个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双水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于年落成,双水镇人大办主任邓栋汉回忆:“我们在年的一次接访中,了解到家长希望双水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午餐和午托的呼声很高。”

关于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午餐午托问题的相关意见和呼声在该镇人大代表走访、接访群众时陆续被收集起来。代表们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长中午不能抽出时间回家照顾孩子。学生只能在小餐馆随意吃,食品安全以及外出人身安全等存在隐患。

积极奔走

深调研提建议应民所盼

年5月,双水镇人大就关于解决学生午餐问题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调研。他们向家长委员会征求意见,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学生的赞成。大家对于解决学生午餐问题要求很迫切,呼声很高。

同时,双水镇人大还组织代表进社区、走村入户,与选区的选民面对面调查了解情况,以代表视察、小组活动等方式走访学校、实地察看,并向学校发放各种调查表,了解学校饭堂现状。同时,召开家长、学生座谈会详细了解学生的午餐用餐需求。

双水镇人大共向该镇中小学生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份。据统计,该镇有14所中小学校,其中13所学校不能提供午餐。不回家就餐学生有名,而他们解决午餐的方法是:家长送餐占15%;在亲戚朋友家解决占10%;在校外饭馆就餐占75%,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饮食安全都存在一定隐患。

当时,对于解决问题酝酿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改造学校食堂,各校聘请厨师,提供午餐;另一个是与专业的餐饮企业合作,全镇统一配餐。经过调研,双水镇人大发现许多学校的基础设施较薄弱,改造、新建食堂的成本高,部分学校经费紧张无力聘请厨师等工作人员。双水镇人大认为,统一配餐更适合双水镇的实际。

年1月14日,双水镇人大代表团的邹内和等6位新会区人大代表在新会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完善全区中小学生午餐、托管问题的建议》;同年1月18日,梁金满等5位双水镇人大代表在该镇十六届人大八次会议提出《关于完善镇中小学生午餐问题的建议》,建议“由政府统筹开设学生午餐配送中心,集中配送解决学生午餐问题;划拨资金支持学校解决学生午餐工作经费和雇请人员做好学生托管看护工作。”

新会区政府及教育部门认为代表提出完善全区中小学生午餐的建议,是可行且合理的,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各区直学校、各镇(街)可通过统筹各级财政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优化义务教育支出结构、合理收费等方式筹措资金,着力解决学生就餐难的问题。

年7月,双水镇部分人大代表在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景贤带领下到新会区教育局参加调研座谈会,对《关于完善全区中小学生午餐、托管问题的建议》进行跟踪督办。新会区教育局就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回应,并就收费许可政策、场所条件等问题与代表进行深入探讨。

可喜变化

逾5万名学生享配餐服务

年10月,双水镇镇政府决定率先在东凌小学开展小学生午餐、午托试点工作,探索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生午餐、午托服务的可行性。

紧接着,双水镇人大又将解决学生午餐问题的办理进展反映到新会区人大常委会。年1月,在新会区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多名人大代表将“逐步解决中小学生午餐难、午休难问题”票决为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年秋季学期开始前,双水镇人大代表联系学校到配餐机构视察调研,人大代表和家长代表通过到全区三间供餐公司现场参观、试吃,全方位了解学生配餐的制作环境和安全性,最后通过投票决定为学生提供午餐的供餐公司。定点供餐后,人大代表和家长代表还不定期对午餐供餐公司进行抽查,监督供餐质量。

年9月,新会区全面实施全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中配餐。双水镇成为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中配餐率最高的镇。

“在学校吃饭,菜好吃,饭任加;吃得饱,睡得好!”双水镇小冈初级中学学生李明希高兴地说。

“有老师管着吃饭睡觉更放心,不用中午接送、做午饭,着实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学生家长潘小连对此非常满意。

“学校统一配餐、统一午休,封闭管理学生们更安全。”桥美学校校长余秉承表示。

至年12月,新会区约5.3万学生参与学校午餐,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中配餐全覆盖。

“我们学校在校吃午餐的人数是双水镇最多的,全校人,除了家住学校附近的32人,人都选择在学校用餐和午休。”黄克競博士学校校长崔祖炽表示,学校的配餐与午托服务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年12月,双水镇人大常委会又组织代表到黄克兢博士学校开展建议办理落实“回头看”活动,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闭环管理。他们邀请人大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对学生午餐运营管理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活动共发出测评表42份,收回42份,39份表示“满意”,3份表示“基本满意”。

“有群众全程参与,才是真正推动建议办理‘满意率’向‘落实率’转变的核心。”双水镇人大主席梁铭深认为。

“小小的学生午餐牵涉到千家万户。两年来,经过各方努力,学生午餐实现了从烦恼到幸福的转变。这充分体现了双水镇人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的实践成果。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非常自豪!”双水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张根旺感触地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6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