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而陈皮香就是新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味道。而要全方位感受新会的陈皮文化,非到陈皮村不可。
年11月8号,十八大会议报告中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有深远的意义”。
在新会陈皮村的众多商户里,任俊霞是为数不多的外乡人。她也经历过柑橘烂在地里卖不出去的窘迫时刻。
她丈夫是当地种植柑桔的农民。起初,那姑娘纯粹是帮丈夫忙而干起柑桔种植农活,没想到,慢慢地从爱屋及乌深化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责任!
坚持使用人工开皮
多年来,霞姐始终坚持使用人工开皮,传统正三刀或正二刀开皮手法,这样开出来的橘皮均匀对称,表面卷曲面积较大。开皮后放置通风处晾干3-4小时,使水分蒸发,有效保留柑皮内的营养物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后,柑皮不再那么容易断裂,就可以将柑皮翻开成一片,下一步置于自然阳光下晒制,达到干燥目的。
《阳江电视台》采访任俊霞
自然晒制的陈皮,可以更好地接受阳光的滋润,同时也不会破坏陈皮本身的活性成分,有利于其后期的陈化。
任俊霞说道:“如果别人觉得不好的话,我就想证明给他看,我就想做到最好。”
新会陈皮新篇章
霞姐这一干就是20年,由一个零基础到如今宗师级陈皮文化创新人物,一路历经,坚持信念。如今肩负起向世界推广新会陈皮的责任。
随着霞姐陈皮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意识到品牌形象陈旧,包装设计跟不上时代,无法更好的推向全国,品牌创意不仅体现在研发上,品牌形象、品牌设计也是打开市场的一张名片。
于是找到山田设计集团,对品牌VI,品牌形象做了全面升级。
全新概念的霞姐陈皮一经问世便吸引外界无数目光。多次被《中央7套》,《中央12套》,《广东经济科教频道》,《阳江电视台》相继报道。
《中央7套》采访俊霞
《中央12套》采访任俊霞
霞姐家制成的陈皮用的全是自家柑场里新鲜柑橘,所制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3年到8年陈皮有刺鼻的果香味;9年到20年的陈皮清香扑鼻,没有糖酸味;20年到40年的陈皮陈香醇厚;50年以上的陈皮更是弥足珍贵,随手拈起一片,闻气味,有药香、老药材的味道,历经岁月,陈香醇旧。
原质检总局宣布了对新会陈皮,进行地理标志的保护。新会陈皮也正式被称为“可以吃的文物”,“好柑才有好陈皮”。
分辨真假陈皮
如今陈皮市场乱象丛生,造假过程惨不忍睹!
有使用陈放年份不足的陈皮冒充的,还有使用廉价普洱给橘子皮上色然后风干的,有的还会使用化学剂催老的陈皮冒充新会陈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陈皮吃多了会出现恶心、头晕、胸闷等症状,可能还会给心脑血管、肝、肺、肾,脏等器官带来不可逆的危害!
霞姐每隔几天都会去柑场认真检查柑果的成长,以确保柑果的品质。只有好果才能出好陈皮,在采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破损果不采、阴雨天不采”的原则。新会陈皮在干燥过程中是不需要烘干的,更不需要抽湿设备,只需要天然生晒、自然陈华即可。
经过晒制之后的柑皮,基本上就可以称为“半成品陈皮”,缺的便是这一步——陈化。
在新会陈皮的标准中,必须是采制新会的茶枝柑以一定的工艺制作而成后,并在妥善条件下存放三年或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
经过标准化制成的陈皮,与假陈皮有着天壤之别。
看外形:新会陈皮其质地柔韧,三瓣齐整,基部相连,裂片向外反卷,淡黄色内表面外露,能看到圆形油点。用手指甲轻刮陈皮表面,有油光。
辨色泽:新会陈皮外表面为褐黄色、泽棕红色,皱缩,有许多凹入的油点。
闻香味:新会陈皮有独特的自然香味,醇香浓厚,味轻微辛而不甚苦,时间越长陈香味越浓。
尝滋味:食用口感非常好,过齿留香,有回甘口感,无苦涩味。
自家自制自陈上品--新会霞姐陈皮月饼
地道新会柑全身是宝皮用兼用,药食同源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柑饼或果汁,但皮比肉贵,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会陈皮的原料。
任俊霞的月饼选用自家陈皮作为材料,陈皮麻辣五仁月饼、陈皮莲蓉蛋黄月饼、陈皮冬蓉月饼、陈皮蛋黄五仁月饼以及新会生姜陈皮、陈皮瓜子、甘草陈皮丝等陈皮自制品逐渐蔓延到全国市场。
老技法纯手工晾晒,自主创新研发的陈皮制品,让任俊霞团队在国际上屡屡获奖
同时任俊霞对茶情有独钟,自来到新会之后慢慢形成了加入陈皮泡茶的“新饮法”,新会柑橘的香与茶自身的甘融为一体,同时集聚养生功效被大小老少广而效仿,自家门口的柑的价值逐渐被放大,也成了现在新会最大的畅销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