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学越迷,越吃越糊,越买越假”是很多人在新会陈皮领域深入学习后的直观感觉。具体是怎么说呢?
其实啊,“学习”是一件严谨的事,如果是没有目的和没有章法的学习,那么注定就是一个打发时间的过程,所以你也不用去追究迷糊与否,只需要满足你打发时间的目的即可。
关于“越吃越糊涂”,无非就是你食用的陈皮过于繁琐复杂,干扰项目太多,以至于基础没有打好就急着用嘴巴去下定义各种。虽说“适口为珍”,但每个人的知识量决定着如何的“适口”才能为“珍”,因此归根到底还是功夫不到的表现。
最后是越买越假,这情况多出现于那些过分地迫切追求“老陈皮”的消费者,其中大部分是有一定经验,又想着自己可以再进一步学习的朋友。因为目前十年二十年老新会陈皮基本上不流通,所以某些商家会打着“老陈皮”的旗号来招摇撞骗,吸引钟情老皮却求之不得的消费者。
茶道
思考:用“茶”那一套来学习新会陈皮,行得通吗?
很多人喜欢把新会陈皮放在茶叶这个分类进行学习比较,但老李认为两者是很不一样的,从其细分领域的种类到茶叶的味道、成因等等,新会陈皮都没有茶叶的丰富表现,也没有其复杂的味蕾表现。
但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新会陈皮有这么多“村落”产区的概念?这里离不开一个“概念营销”。
跟茶叶一样,新会陈皮的市场绝大部分来自于茶客,品茶和食陈皮的群体高度重叠,但早期茶叶渠道商对新会陈皮的认知并不大,因此大多数直接套用了茶叶的营销手段,那就是划分产区。
茶叶是非常具备道地特点的,以普洱茶为例,其根据茶树所在的山头、树龄、单株等等概念,都可以导致味道的差异,以及其稀缺性的产品特性,可以与一般的台地茶有着云泥之别的价格体系。
但如果放在新会陈皮,就不存在“山头”等概念,更难以造出差异化特性来区别价格体系,于是有了核心产区和非核心产区的说法。
不同山地的茶,有着不同风味
在茶叶领域,不同山头的确因为海拔、水土等自然条件导致茶叶风味的转变,但在新会陈皮上自古至今都只有一个笼统的“越陈越香”概念。自然,新会陈皮的香味也有其自己的特色,但仅限于跟其他非新会的陈皮相比。
其陈化后出现的果香、花香、蜜香、甜香、醇香等等,抛出茶枝柑自身的品种香味,就是水土、气候、种植技术、采摘时间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老李一直反对用“香型”去区别村落产区的特色和价格,毕竟这些村落都在一个平原、一个水系、一个土质的环境下,只有后天种植技术和陈化技术的差异。
总的来说,茶叶的评判与新会陈皮的评判,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维度标准,虽然大家都用“味蕾”去判断,但两者的评估因素和范畴尽不相同,因此并不能以学习茶叶的办法去学习新会陈皮。
结果:越学越迷,是因为没搞清楚“原理”
最近老李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闲逛,看到很多读者开始认真品味新会陈皮,并尝试制作所谓的新会陈皮“味轮”,比如有读者就把“梅江皮”和“塞口围皮”做对比。
某红书上对比测试
除了这个测评,网上还有很多类似的这类的测评,例如东甲皮和西甲皮比较,梅江皮和天马皮的比较,更甚的天马村左边的地和右边的地的陈皮的比较,还有村前和村后不同农田的陈皮的比较。
对此老李认为啊,这些“测评”的初衷是非常好的,起码大家认真去对待,去品玩,去研究新会陈皮,不管方法对不对,都需要更多人大胆地发言。
但问题也是有一些,正如上面这类测评视频的结果,得出是梅江皮前几泡甜而后甘还霸道,而塞口的陈皮就全程几泡都是甜和花蜜味,于是得出了结论就是“梅江皮没有塞口围的甜度和蜜香口感”。
民间结论对民间的选择是有影响的,根据这位小红薯平台的朋友结论,是不是不甜的皮,就不是塞口的皮呢?那么问题也来了,“甜”味是塞口围的特征吗?
梅江村“塞口围”与近在咫尺的城市大楼
当然不是!因为这是果糖的作用,几乎所有柑橘果皮成熟后都有的特征,而新会陈皮不论是不是梅江还是东甲,都是以“香味”击败其他地区的陈皮,但这个香味有需要陈化三年后才能出来,因此把口感定义在甜度、花香等,其判断的标准已经没有意义了。
所以充满各平台的这类测评,都是偏向于断章取义形式的不明原理的盖棺定论,对围观的读者就产生很多莫须有的理解。
相信很多人都是看了某些家电产品的开箱测评,来依葫芦画瓢去测评新会陈皮的,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就是,新会陈皮是”非标准化“的产物,它没有量化的指标去约束新会陈皮必须具备某些个“显著功能”或者“统一口感”,所以测评上就不能单依靠两三片皮的主观感觉去“定性”。
新会陈皮的开箱测评是非常严谨的,一般来说需要在同一个产地,不同果园的但类似的种植技术和环境的,在同一个时间采摘的,且同一个时间陈化后的不同新会陈皮进行对比,而且并非两个皮之间的比较,而是需要获取不同分布的果园和农户的皮,做“定量”的对比。
而关于香味、甜度等等,新会陈皮毕竟是农产品,它的成分和后天种植,跟果农的技术、果园的水土条件等等都非常密切,所以在特定一时期的一个果园产的陈皮,在陈化地点的不同,也会得出非常不一样的口感和风味。
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陈而异,都是影响新会陈皮口感风味的因素之一,所以如果单论梅江村东边还是梅江村西面的种植的新会柑和陈皮好坏,基本上是经不住推敲。
年11月初的新会柑二红果
归真:剥离营销概念,回归新会陈皮之“本质”
老李一直强调的,就是掌握“三个基本原则”后,再去品鉴和评论不同新会陈皮的差异,即符合“新会品种、新会种植、新会陈化”标准的新会陈皮去测评。
当然,要保证到这三个标准的正品新会陈皮,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就如上面某红薯的读者测评,老李甚至怀疑他手上那个连“新会皮”都不是(因为外观上太漂亮,一点风疤都没有)。
如果你只是看着产地去试问题,必然会忽略“陈化”的重要性;如果你只盯着味道看,就会被其他错误或者偏差的信息干扰,以至于你对这个产区新会皮产生错误的认知,例如梅江皮更香、东甲皮更甜、天马更霸道等等先入为主的味觉定义;如果你盯着圈枝驳枝,必然会忽略水土环境等等先天道地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
返璞归真,剔除无关的概念,才是回到新会陈皮的本质味道里面去。
正宗的、正品的、陈化得当的新会陈皮,都是味道趋向一致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新会陈皮之“香味”,而产地造假的、陈化造假的“陈皮”,才会表现出各种天花乱坠的味道,毕竟以“味”来区别开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利润点等,才玩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市场手段,仅此而已。
所以这么看,有部分人甚至企图以“盲品”去区别各产区村落所谓的味道特色,基本都是天荒夜谈,充其量就是“营销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