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学前教育、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引进高等院校……近年来,新会区崖门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推动教育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整体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厚植发展沃土,谱写育人新篇。今年《新会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标杆,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崖门镇将科学谋划教育事业新发展,巩固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再创教育新辉煌。
《江门日报》年12月2日报道
凝聚教育合力
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孩子们在陈业幼儿园快乐成长。
一直以来,崖门镇注重教育优先发展,树立“内涵发展是第一要务,教育科研是第一动力,质量效益是第一行动”的发展理念,实施“常规管理”和“科研促教”并重的工作策略,确保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崖门镇坚持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和质量监测工作,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视导检查,实施每个学期期末1至9年级各学科镇调研监测制度,同时加大教研力度,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以研促教。如组织全镇小学数学、英语教师参加江门市年度中小学数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及比赛活动,共有11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7人,成绩喜人。
在学前教育方面,崖门镇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大力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管理,加大全镇教研促发展力度,开展各项幼师教研培训活动,提高了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崖门镇陈业幼儿园是新会区声誉较高的乡村幼儿园,园长陈顺爱表示,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陈业幼儿园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小朋友们普遍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小组游戏、集体游戏中逐步提高生活认知水平。
除了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外,崖门镇还重视改善各校基础设施,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学习环境。今年以来,崖门镇财政计划投入并实施全镇学校运动场改造约万元、课外校内服务设备设施优化万元、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装备水平提升近万元、崖南初中食堂改造近30万元、校舍维修改造约50万元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崖门镇成立崖门教育促进会,制订了“崖门镇教学质量奖励方案”,计划每年拿出50万元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各项奖教奖学基金的设立,大大激励了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此外,崖门镇还十分重视奖学助困工作,建立了以镇为主、社会筹措为辅的奖学济困机制,对贫困的大、中、小学生分别给予助学金。从年起,崖门镇还开展“栋梁计划”,累计投入超万元扶持名困难家庭大学生继续学业。
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走在新会区前列
△崖门是蔡李佛武术发源地,黄冲小学是传承蔡李佛武术最生动的写照。
近年来,崖门镇推动特色工作“一校一方案”“一年一品牌”建设,各中小学坚持“以特色促发展,以内涵创品牌”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文”(历史底蕴)、“武”(蔡李佛武术)、“海”(临海经济)、“旅”(旅游资源)优势,树立了新会区农村特色教育的一面面旗帜。
崖门是蔡李佛武术发源地,黄冲小学是蔡李佛武术最生动的传承写照,是崖门镇特色教育“模范生”。该校大力开展蔡李佛武术特色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德高尚、武礼谦和”已深深浸润学生思想,使小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近期,黄冲小学全新打造蔡李佛校园文化工程,校园环境焕然一新,蔡李佛武术气息更加浓厚。今年11月,黄冲小学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交贝石小学打造海洋文化教育品牌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海洋文化系列教育活动,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沿海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教育之路;三村小学将荒地打造成后花园,花园内穿插着古诗词牌匾,彰显该校的国学特色;田边小学以“耕读文化”为教育特色品牌,改造了学校东南围墙绿化带为耕读乐园种植基地和校园文化墙,校容校貌得到较大的改观,以“耕以养身,读以明道”的“耕读文化”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仙洞学校打造“书香校园”,通过书法、绘画活动,发挥师生的创作特长,建设学校文化阵地;崖南初中重点发展“旅游之乡,德礼校园”特色文化,在学生就餐间、校道绿化带、运动场等处融入特色教育内涵元素,校容校貌得到较大的改观。
崖门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敬强表示,崖门教育坚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培育有时代气息、地方特色,成系列、高品位,彰显育人功能的特色教育和学校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乡村学校特色教育品牌建设走在全区前列。
引进三所高等院校
完善产教融合型育人平台
年,随着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江门校区的选址规划公布,江门人的朋友圈被迅速刷屏“引燃”,崖门镇一度成为广东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