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创新型产品成功的背后,都有广为人知的故事。
小青柑,作为最近十年最为成功的新的茶产品之二(还有另外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也不例外。
小青柑(图片来自网络)那小青柑是先有产品,还是先有故事,众说纷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我国唐代及以前盛行的煮茶法,就是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有香味或其它味道的物质与茶混在一起煮沸后喝的,倒也流行了很长时间。虽然此种饮茶方法被茶圣陆羽鄙视为“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但后世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在茶中加入各种物质,只不过煮茶改为泡茶后,经过不断改良,加上窨制工艺的成熟,味道也好喝多了。
新会小青柑(图片来自网络)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用陈皮泡普洱茶熟茶的喝法,这是不可信的,毕竟普洱茶熟茶是年才开发出的产品,也有一种说法是年普洱茶熟茶才进入市场的,但不管如何,至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是不可能用陈皮泡普洱茶熟茶的喝的,但用陈皮泡其它茶喝那是肯定有的。
陈皮普洱茶(图片来自网络)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就说说小青柑的故事吧。
在明代,就有苏州人用橙皮窨茶喝。
清朝道光年间广东新会的进士罗天池,在云南迤西道做官,喜欢上了普洱茶。四十多年就辞官回乡,带了许多普洱茶生茶。因为阴错阳差,发现煮陈皮水泡茶,可以化痰、治感冒,后来就经常用柑皮泡普洱茶喝,又经过多次改进,首创了柑普茶。
普洱茶生茶岁月荏苒,在其后有点漫长的岁月里,也没有人继续研究,将其发扬光大。
时间到了一百五十多年后的年,据说新会柑树挂果较多,为了“疏果”,果农摘下了很多小青柑,有的茶商试着青柑和普洱茶熟茶制作了小青柑,结果市场反响不错,特别是年广州茶博会,更多的消费者逐渐认识了小青柑,年广州茶博会后,小青柑销售出现了持续井喷,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全面带动了新会柑皮含茶制品的销售增长和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到年小青柑销售增速趋于平稳,但也标志着小青柑产品取得了成功。
可爱的小青柑(图片来自网络)如果单纯从小青柑的故事讲,并不太严谨,而且故事逻辑性不强,没有延续性,较难让读者信服,但从商品的角度看,确实是一次成功的产品创新。
从小青柑的产品创新上看,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创新是无意识的,非主动的。也就是说在小青柑初创时,肯定有一家茶商脑洞大开,想到把小青柑和普洱茶熟茶结合起来,做成一种新的产品,只不过其它茶商模仿能力太强了,一拥而上,无法考证是谁先想起的了。
二是创新是属于渐进性的集成式创新。在原有柑普茶、陈皮普洱茶基础上的一次升华。
三是创新的可贵之处是引入了快消品的理念,从产品的实物形态上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并迎合了年青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小青柑创新成功的关键之处。
冲泡小青柑(图片来自网络)四是在产品推出后,找到了与历史、文化、民俗、健康等的结合点,讲出了一个有点新意的故事,并不断改进、完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产品包装、市场营销,形成产品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了创新取得成功。
新会柑皮含茶制品产品质量标准小青柑的成功,为我们在保持茶产品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部分内容参阅了网络资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