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对于广东人来讲,就相当于辣椒对于湖南、四川人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陈皮的制作是真的印证了皮贵肉贱的道理,在新会陈皮采摘季节,这时候剥出来的果肉你只要1元/斤或者免费就能到手,而新鲜的柑皮却能去到+一斤
这就是北方人不理解的地方了,那看着是平平无奇的柑果皮,年份越高为什么能到上万一斤呢?
其实不是所有的橘子皮果皮都叫陈皮,现在很多人,不仅仅是在北方,甚至在南方很多人食用了一辈子陈皮都没吃过真的。其实陈皮在很多地方都有的,不止是在广东,福建、浙江、广西、江西、湖南等这些地方都有的。但是让大家公认的陈皮只有广东的“广陈皮”
在“广陈皮”中,江门新会陈皮当属第一梯队,新会陈皮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宋代开始,新会陈皮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距离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那为什么说新会陈皮是最正宗的?
这就要提到陈皮的生长环境和水土的特色了,首先新会的“茶枝柑”是公认最优质的品种,新会这个地方光热水充沛,非常利于形成片张大、适当皮厚、油包粒大、油室饱满、芳香浓郁的茶枝柑。我们新会的茶坑村、东甲村、天马村、梅江村等都是茶枝柑的盛产名地,这些地区就仅仅出售陈皮,年产值就能达到60多个亿!成为了最有名气的“网红陈皮村”,每年接待的游客都要近百万。
在新会,晒陈皮是有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方法的,每年的新会茶枝柑丰收的季节,这时候走在新会的街头都会看到成千上万的“陈皮阵”,新会真的是家家户户都有晒陈皮的习俗。茶枝柑,只取其皮丢其肉,两刀三瓣法剥开,翻橘白晾晒。
晒陈皮是看天吃饭,虽然现在随着陈皮产业链化的出现,加入了一些现代化工艺,但是只有“吊起来”生晒这种缓慢又传统的手艺才是最能保证其特点的。晒皮无论是在街边还是吊在窗框,只要能有光照就行。
除了陈皮本身的原材料,陈皮的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陈”,也就是陈皮的年份,这是最能体现贵的价值的,新会陈皮陈化3年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3年以下均为果皮。现在市场上最多的就是3~5年的,10年以上不太多,超过20年、30年的陈皮那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而更高年份的陈皮就是古董级别的了,少说上万一斤,这还是有价无市。
所以说陈皮妥妥就是一个保值产品,所以如果北方说:“遇到家里有矿的就嫁了吧”,而在南方,家里有藏陈皮的就相当于嫁了个开银行的,这一点不夸张,岭南人对于陈皮的喜爱最多是因为陈皮本身蕴含的yao用价值,新会陈皮有着理气、健脾、化痰、暖胃的效果,所以说在如此懂得食物对于人体调养的地区,新会陈皮是低调又奢华的调味品。
新会陈皮越陈越香,味道越纯效果越好,“百年陈皮赛黄金”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新会陈皮不仅可以入膳,还可送白粥、煲糖水、炖肉去膻,新会陈皮就是集大成于一身的“扫地僧”
所以遇到家里藏有陈皮的小伙子就嫁了吧
我是阿仁
阿仁陈皮、仁记臻甘仓创始人之一
一个自小便外出求学,学成归乡的新会柑农
一个地道新会陈皮手艺人
因为喜欢分享传播家乡文化特产
一个被圈内戏称“陈皮鉴别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