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对于上市险企来说,会计准则切换可谓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如果说《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新金融工具准则”)让保险公司的投资端波动对于净利润的影响更大,那《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下称“新保险合同准则”)对保险公司负债端计量等方面的影响更是颠覆性的。在A股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在五年前就率先实施了新金融工具准则,而去年刚刚履新中国平安CFO的张智淳恰逢公司正式切换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关键时期。在她看来,新会计准则的切换确实在保险合同的负债计量和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产生较大的变化,但并不会改变任何业务实质。同时,新保险合同准则切换后净利润的波动性因素有所减少,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更为匹配。近日首次接受媒体专访时,张智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享了新会计准则下中国平安的这些变与不变。收入确认方式改变,但业务实质未变收入确认方式的改变,在保险业看来是新保险合同准则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和原准则下保费收款一次性全额确认为收入相比,新准则下保费收款在整个保险期间逐期确认收入,并剔除其中的现金价值成分。相应的,旧准则下的“保险业务收入”科目亦变身为“保险服务收入”。这带来最直观的结果就是财务报表上收入数字的迅速下降。以中国平安年末数字为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在旧准则下保险业务收入为亿元,如按新准则下的保险服务收入则调整为亿元,调整幅度达五成。不过,张智淳强调,保险业务收入和保险服务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指标,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的收入确认逻辑。保险业务收入(保费收入)反映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向投保人收取的对价,反映保险业的业务规模及增速。而保险服务收入的确认原则转而变为“权责发生制”,将确认收入的时点从缴费期拓展到了整个保险期,与其他行业的收入确认原则更为匹配。“新准则并不改变我们的业务实质和经营策略。对于保险产品来说,不管是保费的总现金流还是赔付的总现金流,都不会因为会计准则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对于保单全周期利润也不产生实质影响,只是在财务报表上的体现时间和原来相比有差异。”张智淳表示。波动变大,资产负债联动更紧密对于五年前就开始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平安来说,由于大多数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将从旧准则下计入所有者权益变为新准则下的计入净利润,因此投资端对净利润的波动影响加大。为了引导投资者更好理解公司的长期经营业绩表现,平安开始引入营运利润这一概念。所谓营运利润,是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投资波动、折现率变动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及其他。从过去五年多中国平安的归母净利润与归母营运利润的表现可以看到,归母营运利润的波动明显较归母净利润更为稳定。不过,据张智淳介绍,在今年实施了新保险合同准则之后,净利润与营运利润之间的差异也变小了。而背后的原因就是资产负债的联动管理。张智淳解释称,在旧准则下,净利润与营运利润之间的差异分为三大部分:投资波动、负债端评估折现率调整带来的影响以及一次性影响。而原准则下负债评估的折现率使用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变动影响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使用当前市场利率曲线作为折现率,收益率曲线变动影响计入所有者权益。“这使得净利润和营运利润间折现率变动的差异不复存在。”张智淳表示。但另一方面,由于负债端的即期收益率曲线波动在新会计准则下转而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对净资产的影响会加大。据张智淳介绍,针对这种情况,平安将符合条件的原本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全部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这样的资产负债联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净资产的波动性。指标变化,但对长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