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给合并报表编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编制的合并报表可以真实展现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便于企业领导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常情况下,合并报表中包含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以及合并现金流量表等,合并报表编制精准性和完整性将会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所以,企业在开展合并报表编制工作时,需要从实际角度入手,科学设定工作计划,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落实,确保合并报表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 编制合并报表的意义合并财务报表是当今国际公认的会计难题之一,它既是一个复杂的会计操作难题,也是在理论界备受争议的论题。目前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准则规范主要是基于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到财务报表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要求,这将对财务报表中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两个彼此没有直接关系的实体由于某种因素而存在经济关系,即当两个实体合并为一个实体时,财务报表主体、内容、范畴等将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两个独立的财务实体合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财务实体。
因此,在提供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他将面临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企业合并主要是采取兼并、控股等方法,对其他企业经营进行管控的行为。合并报表是市场经济发展后形成的产物,可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真实反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主体,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是母公司以集团内个别单体报表为基础编制的,通过抵消虚增的资产、负债、利润后形成的财务报表。通过对母子公司之间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编制出来的合并报表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防止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现象的发生。
2 企业合并报表编制中的常见问题2.1编制范畴不具体
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给企业财务部门实施合并报表编制提供了良好条件,结合新会计准则内容,企业在合并报表编制中,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入手,对合并报表编制范围有一定了解,并把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的母子公司财务报表合并处理,从中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便于对企业整体情况有充分认识。但是,企业在合并报表编制时,因为合并范畴不明确,再加上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在报表编制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无法真实展现出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
一般来说,给企业合并报表编制带来影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首先,持股合并;其次,暂时性控制。在持股合并过程中,新会计准则对间接持股控制报表编制没有具体要求,编制方法和标准不具体,使得编制的合并报表最终结果并不合理。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中缺乏对暂时性控制合并报表编制的实际要求,无法对企业架构进行科学把控,不能确定合并报表编制范畴,从而影响合并报表编制质量。
2.2会计核算方法不一致
随着集团多元化的发展,子公司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跨领域、跨行业的情况逐渐增多,各个层级的子公司纳入集团合并报表的时间与方式存在诸多不同。一般子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进行编制,与母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办法存在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就会给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还会导致合并后的报表信息准确度不高,不能很好的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帮助。
2.3合并会计处理不科学
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企业利润等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反映。然而,由于在会计核算标准上缺少统一性,企业在选择合并方式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并方式缺少合理性,影响合并报表编制的精准性。一般企业在合并中会采取权益结合法或者购买法,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中缺少对这些会计核算方式的具体要求,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因为缺少对新会计准则内容的解读,无法准确判断哪些情况下为购买,采用购买法,哪些为权益结合,采取权益结合法,给后续合并报表编制带来一定影响,使得最终编制的合并报表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无法给企业制定发展决策提供真实的数据。
2.4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关联抵消问题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应真实反映企业的内部交易情况。结合现状,企业内部产生的经济业务交易主体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列示其活动。合并财务报表作为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载体,也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有必要对关联交易进行抵销,以避免重复记录,从而误导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判断。对于相关抵销项目,涉及股东权益、内部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内部存货、内部债权、内部债务、销售损益等。
目前,部分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存在的相关抵销问题如下:第一,在企业合并后的集团企业中,关联企业之间会有相对密切和频繁的经济往来,但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能力都不同,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财务信息的遗漏。第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一般委托给母公司,因此母公司通常选择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会计信息,自利原则明显,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缺乏合理性和公正性,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和财务成果。第三,在新会计准则中,应抵销但未实现的销售损益,由于会计准则没有对该部分的计算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因此无法保证企业合并报表编制的准确性。
2.5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编制合并报表中,涉及的业务多,数据广泛,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发挥着重要意义。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合并报表编制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减少人为错误,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偏低,缺少专业的信息化系统。例如,一些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仍然使用相对单一的办公软件和手工汇总报表,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无法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影响后续财务报表编制效果。
3 企业合并报表编制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3.1明确企业合并报表编制范畴
通过确定合并报表编制范畴,可以保证合并报表编制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为企业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为了具体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应对企业合并报表编制范畴进行明确。一般来说,母公司将会对子公司合并报表编制范畴进行控制,避免子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脱离合并范畴。
企业在明确合并报表编制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落实:一方面,控制权,另一方面,实质重于形式。所谓的控制权主要是指一个企业享有另一个企业经营控制的控制权及经营权,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把控。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时,应确保其享有子公司50%的控制权,只有在该要求下,才能保证对子公司经营活动的把控。如果不能判断母公司是否可以对子公司经营情况进行控制,应采取实质重于形式的方式,也就是母公司享有的表决权不仅仅是其投资比例,还要重视实质性控制权。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母公司也享有被控制企业的控制权,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在本质上,都可以包含在合并报表编制范围中,可以给企业合并报表编制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保证合并报表编制结果。
3.2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
通常情况下,母公司与子公司在会计政策上缺少统一性,从而给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为了保证合并报表编制质量,在工作开展之前,应确定统一的会计政策,让母公司财务活动在统一会计政策要求下落实。在确定会计政策的同时,企业还要根据会计政策要求制定统一的会计工作体系,保证合并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精准性,给后续合并报表编制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如果母公司与子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在会计政策上存在不同,子公司需要根据母公司会计政策内容进行修改。
如果是一些境外子公司,因为成立在其他国家,在法律和会计政策上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其使用的会计政策和母公司不统一,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根据母公司会计政策内容进行报表编制,或者由母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境外子公司编制报表,保证合并报表的统一性。
除此之外,企业需要统一合并报表编制方式,因为企业合并方式有多种类型,如吸收、控股等,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种类比较多,如报表调整、抵消分录编制、合并报表等,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编制方式。企业合并报表相关要求中已经对合并报表编制方法提出具体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从权益法和购买法两方面入手,将其优势全面发挥,给合并报表编制活动开展提供方向。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反馈体系,促进母子公司之间信息交流与合作,让子母公司之间都能了解对方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结合获得的信息确定统一的会计处理方式,给合并报表编制活动开展提供支持。
3.3选择科学的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我国合并报表编制方法主要采取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对企业发展、合并报表的数据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从国际上来看,主要采取购买法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我国的会计准则从“实质控制”的原则出发,还保留了权益结合的方法。企业在选择合并报表方法时,要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另外,企业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母子公司间的沟通,这样才能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质量,尽可能保证合并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为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提供数据参考。
3.4科学处理关联抵消问题
要想将关联抵消问题全面处理,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集团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科学建立财务信息传递系统,检查集团公司之间的业务活动和资金交易,防止项目遗漏或错误记录。第二,评估母公司和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实施新会计准则,不触及道德底线,明确子公司合并财务类别,真实反映集团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成果。此外,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对未实现销售损益的计算方法缺乏明确要求,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业务需要,合理确定销售损益。
3.5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背景下,各个行业稳定发展,现代集团公司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手工编制合并报表的方式已经不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遭受时代淘汰。此外,合并报表编制工作量较大,如果依然选择手工编制,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影响编制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应把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改善合并报表编制效率和质量。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或者开发财务信息化软件,在财务信息系统作用下,引导会计财务工作有序进行,让财务处理和合并报表编制更具标准化和合理化。集团公司在选择财务软件的同时,还要建立内部局域网,在系统中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保证合并报表编制的安全性。
结语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之间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经营范畴随之扩大,资本整合和并购数量增多,投资活动量提高。合并报表是展现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财务成果的重要依据,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把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如实反映,便于企业领导及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涉及大量内容,再加上财务处理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合并报表编制结果,应该结合新会计政策要求,确定合并报表编制范畴,选择适宜的编制方法,保证合并报表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给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开展提供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