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这个中国的第一侨乡,以其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名闻遐迩,这个侨乡如今也在光速的发展,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实这里除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一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沃土。
新会区,位于广东江门,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有这么一句话,“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来到新会,绝不可错过新会陈皮村,这个盛产陈皮,以陈皮为名,因陈皮闻名的村子。
刚到村口,就被其古朴的村口牌坊给吸引了,高高立起的石柱,左中右的主体格局,正中间上方刻有“新会陈皮村”字样,极具中国风的色彩与图案,在牌坊左前方,还有一块土黄色的大石头,上面也刻着与牌坊上同样的字,格外显眼,想不让人注意都难。
然而吸引人的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还有嗅觉上的,只是站在村口牌坊下,一股清香甘甜的气味就不容拒绝地溜进了鼻子内,让人情不自禁迈开脚步向村里面走去,顺着丝丝芳香,脚步也逐渐加快,这种香味也越来越浓烈,进入陈皮村以后,你会发现,这里的每家每户都少不了陈皮,在村子的角角落落也都有着陈皮的身影,来到陈皮村,又怎么少得了这里的陈皮特产呢?陈皮村内设有陈皮交易市场,在这里,能买到由村民们亲自晾晒的正宗陈皮、亲手制作的陈皮柑果、陈皮糖以及新会陈皮村特有的陈皮酒,琳琅满目,香味诱人。
就在距离陈皮村不远处有一个牌坊,刻有“茶坑”二字,说起“茶坑”,你可能并不知晓,但说起一个名人,便知道了,那就是梁启超,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这里便是他的故乡。
梁启超纪念馆是梁启超故居的一大组成部分,这是一座结合了中西建筑特色的纯白色建筑,纪念馆前建有一个巨大的鱼池,旋转式的楼梯从鱼池水面直达纪念馆二楼,仿佛是一条从水下蜿蜒而上的通道,建筑风格奇特,整体给人一种气派大方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进入馆内,领略梁启超先生当年的风范。
在纪念馆大院中央树立着一座巨大的铜像,铜像中的梁启超先生,着一身风衣,右手叉腰,左手握着书卷自然垂直放在身侧,左脚微微向前伸,脸上的神情仿佛若有所思,目光定定,炯炯有神,不禁让人联想到梁启超先生当年为国忧心和奋斗的模样,一定也如这铜像一般坚毅执着,令人心生尊敬之情。
纪念馆是梁启超先生奋斗历史的再现,而梁启超故居则是当年梁启超先生生活的体现,青灰色的砖墙,土制的瓦片,平房式的建筑,踏进故居,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年代感,由于村民们和政府的保护,故居最大力度的保留了它原本的样子,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人们从一砖一瓦,从木质家具,从斑驳的地面感受到了当年梁启超先生的生活环境。
怡堂书室,也是了解梁启超先生的一个重要地方,书室是由梁启超的曾祖父所建,是梁启超少年时期读书学习的地方,几张陈旧古朴的木桌子,环境简单却安静,木质的窗子,独具特色的镂空、雕花,虽然年代已久,也依然清晰可见,整个书室,萦绕着一种淡雅、质朴的氛围,不禁让人的思绪飘到那个年代,一个少年郎认认真真,正襟危坐念着书的画面在脑海里闪现。
在新会,有这么一个村,名为天马村,村里有这么一条河,叫做天马河,在这条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个“小鸟天堂”,小鸟天堂原来叫做“雀墩”。
之所以后来改名为小鸟天堂,是因为巴金先生来此游览有感而发写下了散文《鸟的天堂》,后又为其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四字,“雀墩”由此改名,沿用至今。
景区内部显然是生态园的样子,绿水,绿树,一片清幽的景象,乘船游天马河是观鸟的最佳方式,可以一睹巴金先生笔下“小鸟天堂”的模样,当小船缓缓驶入水深处,林深处之时,果真在一片竹林看见三两只停在枝头的鸟,正安然惬意的享受着这片美好,当船驶入更深时,你能看见成群的白鹭从密林,从水面飞起,像这水林之中的白色精灵,令人欣喜,河两岸成排垂下的水溶树,仿佛形成了一道绿色的水帘,从中穿过,仿佛穿行于山水画廊之中,好不惬意,划一小舟,游于河面,饱览飞鸟、绿树之景,巴金先生笔下的“小鸟天堂”果然名不虚传,令人心驰神往。
在新会,还坐落着中国首个以海战为主题的旅游区~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位于新会区内的古井镇官冲村崖门古战场,由于历史上著名的崖门海战而闻名,也以此为旅游区主题,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