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将至,忽地想起一件多年前的趣事。
那时还在上大学,一次跟姐妹间的闲聊,听说一个学姐风光出嫁了,嫁妆里除了金器首饰以外,还有两大担二十多年的老陈皮,有好几十斤。
姐妹之间无不羡慕,陈化了二十多年的新会老陈皮,这得值多少钱啊!
一来能看出这学姐家中家底丰厚,八十年代能存上好几十斤陈皮,肯定不会普通人家,毕竟当时大部分人的父母结婚能有自行车和电视机已经很不错了,有余钱还愿意囤上百斤新会陈皮的,除了富贵,也有点文化;
二来也能感到她父母对她浓浓的爱意,这老陈皮与学姐同岁,定是父母有心收藏,更难的是,新会陈皮需要花不少时间精力来打理,这批老陈皮能历经二十多年依旧飘香,少不了父母的精心爱护。
在我的家乡新会,陈皮是非常有名的特产,除了可以入药,还可以烹饪,后来还成了茶饮和收藏品,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以陈皮作嫁妆也并非新会独有,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大户人家用陈皮当嫁妆,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对女儿深厚的爱意。
虽然我家并不是大富之家,但听闻八十年代新会柑也就一块左右一斤,说不定我爸妈也存了点?没有几十斤可能也有几斤吧?
带着丝丝期待,我问妈妈:“我听说有个姐姐结婚,有两大担二十几年的陈皮做嫁妆呢!”
妈妈说:“哦!那她家一定很有钱了!”
我继续问:“我们家有十几年的陈皮不?”
妈妈瞟了我一眼道:“我们只是普通家庭啊,可没那么多陈皮给你做嫁妆啊。不过你爸年轻时好像也买了一点,你问问吧!”
问了爸爸,爸爸想了想,说好像是买了一点,然后到房间找了半天。在我的满心期待中,拿出了一个比巴掌大点的塑料罐。
“你看!这是你两岁的时候买的,现在也陈了差不多二十年了,应该也挺值钱的。”
“这才多少啊,一斤都没有吧……”
爸爸满心欣喜地说到:“这还是你小时候咳嗽,我特地找朋友买了半斤,吃了几天就好了,后来我就存起来了,没想到还能找到呢!”
原来买的时候才半斤啊,那这剩下的估计也就二两。
我对爸爸说:“这陈皮可有纪念意义,您得继续好好存着呀!”
过了几年,我带着外地的男友回家,跟男友吹嘘道:“你知道吗?我们新会这边会用陈皮当嫁妆呢!有二十年的陈皮可了不起了!”
男友说到:“橘子皮还能有啥了不起啊,我倒要看看!”
回到家,我让爸爸把珍藏二十多年的老陈皮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爸爸挠了挠满头花白的脑袋,说到:“就那几两东西不早吃完啦……”
这下我可尴尬了,“唉!你怎么就把我的‘嫁妆’都给吃了呢!”我有点生气地说。
“这什么时候成你的嫁妆了啊,就巴掌多的东西。”爸爸也不服气的说到。
后来我知道,老人年纪大了,难免有点痰多咳嗽,家中二老不仅吃完了家里的老陈皮,也额外购置了一些不同年份的陈皮放在家中备用。
因为陈皮对身体好,每次我回家,父母也会用陈皮煲汤、煮菜给我食用。看着父亲越发斑白的头发,我突然感觉他越来越老了。或许应该由我去买一点陈皮孝敬他们才对呢。
再后来,当时的男友成了丈夫,虽然没有陈皮当嫁妆,但也收获了一段幸福的婚姻。陈皮嫁妆这一件小事便慢慢淡忘了。
直到现在,我也为人母,越来越能理解父母。孩子出生那年,我买了三十斤柑皮作为纪念,现在也存了三四年了,陈香气味越来越浓郁,每年我都会送一些给父母,二老都十分高兴。
愿我们家的幸福也像这新会陈皮的香气,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浓。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