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在来台山深度游之前,珊丫头对台山的了解仅停留在上、下川岛。然而,因近期频繁工作之旅多次往返台山,在闲暇之余,得以深入探索台山,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藏着无尽的韵味与惊喜,在这座城市中有许多“小众”旅行地、有许多历史古迹、许多传说故事、许多英雄的传说、许多华侨的爱国爱家故事……可以这样说,台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等待我们去发掘!这个冬天逗留在台山期间,带着好奇与探索的心,发现了一个参照“纽约城市规划”建设,与开平赤坎古镇相似,但又更原汁原味的“百年商埠”,它的名字:公益埠。
台山的公益埠,位于昔日新宁铁路的公益站之旁,隔谭江与开平的水口埠隔江相望,原来这里只是一片荒滩,因新宁铁路的建设而开始焕发生机。年,归侨伍于政倡议在此建设商埠,选址于潭江河畔。设计师汲取“纽约城市规划”的精华,街道按繁体“無”字设计,其中最上面的笔画象征横盘形的笔直街道,下面的一横,象征埠东的一条小河,四点是苏杭、中兴、维新、南华四条街及与河相交的四条跨河石桥。
商埠于年建成,寓意“公共得益”,因此得名“公益埠”。随后,新宁铁路公司在此投资建设了铁路分局大楼、机器厂、停车场、电灯厂、码头等基础设施,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众多华侨和外地富绅前来投资。金铺,银号、茶楼、绸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短短几年间,这片曾经的荒滩蜕变为繁华的商埠,成为新宁县第二大墟镇,并成为台山对外交通的重要门户,还得了另外一个名字“纽约街”,可以想像当时的繁华。
从台城驱车前往公益埠约需40分钟,沿途道路畅通无阻。珊丫头为了能更深入地游览公益埠,一大早从台城出发,却在经过水步草坪村时耽误了时间,直到中午才抵达。由于没吃早餐,在当地人的推荐下,走进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茶楼享用早茶。此外,沿公益埠上海街两侧分布着众多餐厅,热情的服务员会主动邀请路过的游客进店品尝,游客来到这里,完全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
饱餐过后,珊丫头开始了在公益埠的游玩。漫步在潭江河畔的街道上,我发现这里与不久前去过的开平赤坎古镇颇为相似,都是由华侨出资兴建,建筑依江而建,以二至三层高的商住合一骑楼式建筑为主,建筑展现了独特的侨韵风情和民国特色文化。然而,赤坎古镇现已成为纯旅游区,配套设施齐全,需收取门票才能进入。而公益埠则保留了原有的生活气息,居民与游客和谐共存,更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这里的风韵,进入参观无门票。游客在此可以自由漫步,细细品味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
品味一、9条纵横贯通公益埠的骑楼街。
站在公益埠的潭江之滨,有一片青灰与淡黄交织的骑楼洋楼建筑群,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建筑临街立面多采用西洋风格,街道纵横有序,宽敞处甚至可以容纳两车并排。公益埠现存的九条街道中,每一条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其中以中环街、中兴街、苏杭街最有代表性。
1、中环街,曾是公益埠的南北中轴线,如今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这座小镇的记忆。
2、苏杭街,是从前公益埠中一条专门经营丝绸、纺织品的街道。珊丫头在现场看现在的苏杭街,明显是经过了修整,明确了道路的边界,铺设了沥青路面,在保有骑楼街特色的基础上,建筑上能看到尽可能地保留旧时的历史墙面字迹。
3、中兴街,则是昔日的金融街,这里曾是银行、金铺、钱庄的汇聚之地,如今漫步其中,依旧可以看到诸如“宝昌隆”、“钜昌隆银号”、“富生源”、“公信银号”、“MOLUNGBANK”等昔日的银号招牌。这些招牌仿佛在低语,向我们述说着那些与财富和梦想有关的故事。
品味二、公益礼拜堂的建筑风格。
在广州的时候,珊丫头也曾观赏过仿哥特式建筑圣心大教堂,然而,当来到公益埠,一座同为仿哥特式的公益礼拜堂依然让我眼前一亮。这座诞生于年的建筑,由热心的旅美华侨捐资兴建,风格为仿哥特式建筑,双尖顶砖石结构,红砖外墙,两侧尖顶施绿色琉璃筒瓦,中正顶端有十字架,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诠释着非凡的建筑技艺,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品味三、越华中学胥山纪念堂。
在公益埠越华中学的胥山纪念堂,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那些盘踞在江门和新会6年多的日寇,曾在胥山纪念堂二楼签署了投降书,正式向中国军队投降。如今,胥山纪念堂已被定为文物建筑,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遗憾的是,胥山纪念堂在越华中学校园之内,暂不对外开放,游人无法亲临其境,深入探索其内部奥秘。
在公益埠的每一步的前行,都有可能在一家小店、一座建筑或是一次闲聊中,发现令人欣喜的细节,仁泰酒庄的猴子酒、百岁坊长在屋顶的榕树、维新桥已经远离水道的桥梁……让看到后,想有去探寻背后故事的欲望……
在公益埠的街巷中漫步前行时,珊丫头想起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他曾在年6月乘坐新宁铁路火车从会城来公益访友,写下了散文《机器的诗》,用浓墨重彩描写轮渡载火车过潭江的奇观:“……南国的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心中回味着《机器的诗》的韵味,从巴金先生散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公益埠不仅是一片孕育历史的土地,更是一处蕴藏着文艺与梦想的热土。
珊丫头在现在的公益埠游玩,当年的商铺早已不再运营,骑楼及洋楼建筑明显是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下进行活化提质改造结果。从前高度繁华的公益埠,是怎么走向平静的呢?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新宁铁路及公益埠遭受了日军33架次轰炸12次,商铺和新宁铁路公益站、建设中的铁路大桥桥墩、机器厂被炸,巴金乘坐过的火车渡轮也被炸沉。曾经的繁华景象在战争的摧残下化为废墟,绝大部分茶楼关门、商店停业、房屋空置,迅速衰落。年12月12日,新宁铁路被全线拆毁,这让公益埠失去了四邑(当时人们对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县的称谓)交通枢纽的地位。
在年前,还没有跨越潭江的大桥时,人们出入台山都要依靠公益渡口的轮渡,那时渡口还是热闹非常,熙熙攘攘……然而,年公益大桥建成通车后,公益的人气大为减少。
尽管经历了沧桑,公益埠并未一直沉寂下去。近年来,经过活化提质,这座百年商埠的环境焕然一新,历史建筑得以修复,古埠的魅力再次展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未来,公益埠还会成为台山大江镇的新名片,为这座小镇留下历史的记忆,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所以,当你来到台山游玩,不妨走进这座百年商埠公益埠,感受它那历经风雨又重现生机的故事。请注意,本文为版权作品,如有需要在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珊珊三丫头,感谢您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