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钦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全力助推浦北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手握“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富硒农业示范县”等金字招牌,浦北县委、县政府继续向摘取“中国陈皮之乡”目标挺进,在市陈皮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的指导下形成专班,广泛研讨、异地考察,因地制宜出台陈皮产业发展举措,使助农增收的步伐更加稳健。
放眼全国摸清家底
为进一步“壮产业、美乡村”,6月中旬,浦北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自治区、市、县、企业四方陈皮产业发展专班赴广东省开展陈皮产业发展招商考察,收获颇丰。
目前,广东新会柑、新会陈皮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陈皮制作技艺已列入广东非遗名录。走在陈皮产业发展前列的广东新会,年新会柑种植面积已达多公顷,鲜果产量12.5万吨,陈皮产量吨,从业人员6.5万人,全产业链产值亿元。
浦北县与新会区,山水人文有颇多相似之处,发展陈皮产业,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浦北县仅今年新种植大红柑公顷,总面积达公顷,全县17个镇(街道)均有种植。截至年底,该县大红柑鲜果总产量超10.5万吨,鲜果产值5.25亿元,从事陈皮、柑普茶加工的合作社和企业已发展到多家,从业人员突破2万人。同时,陈皮月饼已于去年推向市场,产值万元。今年5月份,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年“广西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浦北陈皮饼”荣获铜奖。
外出“取经”之后,浦北县顺势加大三合、龙门两个示范基地的建设,使群众在规范种植、精深加工等上游环节学有榜样、赶有坐标。
“通过宣传发动,两个示范基地已完成47公顷的土地租用,其中三合基地已完成喷灌设备安装,正在进行果苗种植。”浦北县供销合作联社副主任张良基说,作为“大手笔”推进全县陈皮产业发展的“示范生”,这两个基地将向全县群众提供优质大红柑育苗、规范种植技术样本。
凝聚合力为民增收
浦北县委、县政府紧紧依托《钦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协作机制,计划引进中药老字号“陈李济”“王老吉”等企业参与浦北陈皮相关生产、加工、储存等技术标准的制订,为浦北陈皮产业的发展增添底气。
今年3月,该县还出台《浦北县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年)》。在这一“指挥棒”的导向下,该县集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创新于一体的浦北陈皮产业园已上升为自治区级层面项目予以推进。同时,产业园内建成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开始接纳络绎不绝前来考察的陈皮加工企业团队。
“热度如此之高,是因为大红柑三年左右便可产生经济效益,一年可从胎柑、小青柑、陈皮等阶段获取不同形态的产品。”龙门镇党委书记陆建绍说,近两年当地群众种植大红柑亩产值可达8万多元,利润超6万元。
眼前的收益固然可观,但浦北县委、县政府的目光却不仅于此。
为了保障大红柑的“贡献期”不断延长,该县主动与广西农科院、广东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陈皮柑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中首要的就是要抓好无毒大红柑苗的培育,从源头上保障果苗质量。通过建设上规模的大红柑无毒苗基地,确保柑苗无毒、适应性强、产量高。”浦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林森说,自己和同事要在预防柑树病害方面为群众筑好“防毒墙”。
浦北县同步推进陈皮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使浦北陈皮进入市场“有模有样”,不同凡响。
“有了产业标准,产品才会更具竞争力。”浦北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陆建松说,有了标准之后,陈皮产品进行创新,产品形态优化、包装设计提升都将有据可依,而推广“陈皮+康养”“陈皮+食品”“陈皮+工艺品”“陈皮+坭兴陶”“陈皮+小江瓷”等产业融合模式,将会不断提升市场各相关要素的参与度。
惠民产业立足高远
随着近年来陈皮产业的市场不断升温,浦北县群众种植大红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浦北县委、县政府却立足高远,冷静思考陈皮产业的“前世今生”。
“浦北陈皮,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与治病养生保健关联度高,必须立足高远狠抓产业融合。”浦北县陈皮产业发展中心成员黎世敏说,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发展好陈皮产业,必先抓好形象打造工作。
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该县积极推进陈皮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挖掘浦北陈皮产业发展潜力,该县已谋划布局浦北陈皮产业“产供销”一体化项目。未来,将引导企业开发陈皮小吃、陈皮果脯、陈皮茶、陈皮饼、陈皮汁、陈皮酒、陈皮蜜饯、陈皮菜品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系列产品,形成一批陈皮加工的龙头企业。
为实现陈皮上下游产业的融合,“试水”的龙门文旅休闲项目规划正在推进。
“让游客能够住得下,看得到美景,体验到乡愁,才能提高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浙江旅游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把农业项目与文旅休闲相结合,打造龙门文旅休闲项目,形成“农业+旅游+文化+观光+贸易+康养”为一体的综合休闲项目,将能引导群众全链条参与陈皮产业发展。
据了解,浦北县还将进一步调整完善《浦北陈皮产业发展规划五年规划》,邀请广西农科院对选种、育苗、种植、养护、采摘、晾晒、制皮、储存、交易、展示、贸易、休闲、膳食等一条龙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详细规划,使群众从陈皮产业中“处处能增收,户户露笑脸”。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