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益消费市场的逐渐复苏,近期在后台多了许多读者朋友的私信问询,大多是关于咨询新会陈皮如何经营的问题,其中就有不少是经营茶叶的人,希望增加新会陈皮的产品线;也有做电商直播的,希望线上带货新会陈皮等等。
对于新会陈皮的经营模式,老李此前曾详细写过一篇关于新会陈皮生意的文章,里面详细提及了这个圈子众多经营方式,也从产业规模的形式以及小规模个体户的玩法分享了一些观点。
老李跟读者一位希望从事新会陈皮销售的朋友聊天
老李认为,目前新会陈皮的市场增量空间已经过去,简单来说就是新会陈皮这一波“红利期”,于年开始到年这三个年头里面已经走完,剩下的时间将进入市场调整期,对于新进入者可能并不友好。
不过话说回来,老李虽然自己没成功搞出自己新会陈皮商业模式,但不代表老李不知道新会陈皮已有的“成功模式”,所以本期内容也将重点分享几个老李这些年中了解到的,能赚到米的新会陈皮经营案例,当然出于惯例还是不会直接点名,而是能模糊的尽量模糊,案例也仅供参考,毕竟其“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关键因素,也只有局中人才明白。
新会柑
先说说已有规模的新会陈皮本土企业的都有哪些成功的“玩法”。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是“规模以上的企业?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我国“规模以上”的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以上的企业。
而在新会地区要找出几个规模以上新会陈皮企业不难,毕竟作为商业流通环节的销售型企业,货物交易的金额全年万是很容易的,所以老李就直接以“亿”元为界限划分。
当然,这些销售“上亿元”的新会陈皮本土企业,都是依靠什么发家呢?
简单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此前的新会陈皮的本土企业都是零零散散分布着,有做小青柑代工的,有做渠道加盟自营的,也有做专业仓库收管理费,还有做旅游商业地产,部分是做新会柑的农业种植等等等,这里就不直接点名哪些品牌,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去自己当地茶叶市场看看销售新会陈皮的专卖店或者牌子有哪些就基本清楚。
小青柑
先说说“小青柑”相关产业。
这里的小青柑主要是茶叶方面的代工,即小青柑茶的代加工。纵观小青柑茶的起落发展历程,虽然跟新会陈皮的本质关联不大,却跟新会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得益于十多年前普洱茶行业一番大震荡,脑瓜子灵活的商家发现了“新会陈皮+普洱茶”的去库存产品策略,从而带起了“小青柑茶”的新品种,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7月开始,新会地区的果农们都会采摘一些新会小青柑果,为商家们来料加工,而近年来也不少大型的本土新会陈皮企业也采用了“小青柑开采仪式”、“一枝一果”、“限量N万件”等等宣传手段来打造小青柑茶的声量,开始了“金融化”的玩法。
新会陈皮
再说说渠道、加盟自营等玩法。
目前新会本土品牌中,以“渠道品牌”发展起来的新会陈皮品牌,一个手指可以数得出来,而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XBT”。今天不评论其新会陈皮的真假,就谈谈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这里曾经有很多朋友问,希望加盟“XBT”的门店或者代理销售。老李认为,此品牌是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的,从各大电商平台销量、直播、广告等,以线下门店的数量(北方占多,数量基本为区域的头部),所以从经营赚米的角度看,未尝不可。
但从长远来看,因为市场和消费者都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当懵懂的消费者慢慢成长起来,加之互联网也是有记忆的,因此对品牌“口碑”的后劲发展会明显的乏力。还有就是,这些强渠道背景下难免出现的串货、假货等情况已经在不断出现,因此个人层面只看到短期的利益,长期发展来看,将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新会陈皮村
再说说做旅游商业地产的。
以陈皮村、陈皮古道等新会本地的陈皮商业地产相关案例看,近年来新会陈皮带动旅游商业其实并不理想,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太多,对线下活动的干扰很大,依靠“租金”为主这些商业地产,肯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近两年如火如荼的线上陈皮生意相比,这些产业相关的商业地产可谓“冰火两重天”。当然,在整个行业的品牌效应起来后,其人气的恢复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新会柑(大红柑)
最后要说说搞新会陈皮等相关农业的。
老李认为,从事这些方面是需要具备资本推动,毕竟属于“固定资产”的投入,例如土地等等。老李个人也是最为佩服这方面的投资人,毕竟农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例如土地农田政策的变动、气候的变化等等,都随时可以让这些农业垮掉。
老李认为,未来新会陈皮产业供给端保证,必定是出于这些规模化新会柑种植之下,如果没有这些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支持,新会陈皮仅仅依靠小农经济一亩三分地的规模,其未来发展力量也只会越来越弱,更无法跟广西等地的大产区大规模产量抗衡。
再补充一点要说的就是,新会陈皮于新会本土的发展历史上,产业化、规模化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久,官方牵头的大型活动也就近十年来零零星星地举办着,目前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新会陈皮的文化传统等宣传,都落在了企业身上,因此或多或少都有着商业的味道。
新会陈皮之小青皮(7月果皮)
老李多次强调,新会陈皮行业“水”是很深的,老李此前也做过一期专题《认真算一算:新会陈皮“一线核心”产区,究竟一年有多少产量?》,如果只做新会产的“新会陈皮”,那基本全国每年需求量都不可能满足到多少,因此面对市面上几乎清一色标榜是所谓“核心”的产区的高价皮,其真实性就不必谈论。
而老李发现,目前新会陈皮本地知名的几个大品牌,都不会强调自己的“产区”属性,一方面,目前核心产区不具备持续的供给量,而是少数人每年直接到田里采摘收藏的玩法,另一方面,这些大品牌还是“非常谨慎”,毕竟经不住推敲也会给自己带来法律上的麻烦。
所以,本土新会陈皮品牌只要保证“新会品种、新会种植、新会陈化“的“三新标准”即可符合有关规定。
看完上面关于新会陈皮基本面介绍,要进入新会陈皮行业的朋友们,又有什么新想法呢?若是听一句老李的劝,要进入并不是一定不可,只是自己凭着一腔热水,连新会在哪里都没有来过的人,就建议不要碰这个行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