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军人的背后,一直有默默支持军人的她

                            

母亲节

致敬一直默默支持军人的“她”

母亲是灯,点燃希望的光;

母亲是伞,遮挡风霜和严寒;

母亲是船,载着叮咛和期待。

临近母亲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

默默支持国防事业,

支持部队建设,

支持军人建功立业的“她”的故事。

“决定了就要做好!”

是兵妈妈的声声嘱托

邵文伟是新会籍退役军人,去年在部队载誉而归,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他心里,母亲总是爱唠叨的,但当他决定迈出坚定的那一步时,母亲却是他唯一的忠实粉丝。母亲常说的那句“决定了就要做好”,邵文伟一直记在心里,受用至今。

邵文伟回忆道:“当我决定从军的那一刻,平时总爱说上几句的母亲却十分的支持,临近入伍的时候,区武装部人员告诉她:“您的儿子穿上军装后,一切都上交国家,包括生命,您还支持吗?”那时候,母亲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可当我穿上军装站在她面前时,她的眼睛又充满了希望和寄托,我读懂了她说不尽的担忧与不舍,而我也深深明白了“我决定了就要做好”这句话的分量,也更坚定了我的选择!”

在军营的日子苦累相伴,每当邵文伟想放弃时,母亲那双带着皱纹的眼睛总会浮现在脑海,耳边总会想起母亲从小的教诲:“决定就要做好!”时刻提醒着他使命在身,必须坚持,不负母亲的寄托,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让这位00后的大男孩在部队大熔炉中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邵文伟与家人合影)

“舍小家为大家”

是退役女兵的责任担当

梁燕群曾是某野战部队的通讯兵,退役后进入大泽镇政府工作。自抗击疫情的号角吹响以来,她毅然扛起“我是党员我上前”的使命,参与到定点值守、入户宣传、场地布置、引导登记等环节中,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有条不紊、尽心尽责协助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受周边疫情影响,为了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在五一节假日起,梁燕群参与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已经7日没有回家,这也是她与孩子第一次分离这么长的时间。“近几年因为疫情影响,陪伴家里的时间少了,对孩子也是充满思念。回想起以前,我常常会拿着自己穿军装的照片,跟孩子们讲我的故事。”她希望,孩子长大后也有机会去当兵,体验军营生活,不断收获成长,将退役女兵的风采代代相传。

“有了孩子后,我特别希望他在身边”

是军人军嫂的伉俪情深

她与他,相识于年一场特大洪灾中。她是张雯,医院的一名麻醉师;他是服役于海南的一名军人。年,他们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她也成为了一个母亲。而在军队服役的丈夫,张雯一年只见两回,平时张雯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在家带小孩,像大多数军嫂一样,一个人撑起了半边天。

临近母亲节,丈夫在海南服役立功的消息传到张雯耳边,张雯脸上充满了笑容,既高兴又充满对丈夫的思念。“我的个性和思想都是比较独立的,但有了孩子后,我特别希望他能在身边。每一次见他都是匆匆忙忙的,没几天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放不下工作,但我也放不下他。”调整好心态后,张雯又立刻投身工作岗位,并参与到防疫一线工作中,继续做好家的后盾。

到张雯(左一)家中送喜报慰问

“这枚军功章,也有您的一半!”

献给父子兵家中的支柱

今年三月,司前镇的李姨接到了喜报——正在部队服役的儿子谭伟权荣立了三等功。谭伟权能够获此殊荣,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关心关怀,离不开部队的精心培养,更离不开母亲从小的悉心教导。

谭伟权有五兄弟姐妹,虽然他是年纪最小的,但母亲从没有溺爱,反而要求他向作为退役军人的父亲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年,谭伟权前往部队服役。虽然远离家乡,但母亲的谆谆教诲他牢记于心,不断鼓励着他努力前行,在军营里建立功勋,为部队争光。

无论是温柔慈爱的“兵妈妈”,或是守护温馨家庭的“军嫂”,亦或是教育子女的退役女兵。她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母亲”。她们比常人付出更多艰辛,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在身后默默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发展,让我们共同致敬!

来源: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司前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新会军人的背后,一直有默默支持军人的“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4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