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古兜故事围垦故事,建设首善

北京医院扁平疣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新会区委作为地方党组织,自年第一个党组织成立以来,团结带领新会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古兜山水电建设、崖南围海造田工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讲好“古兜故事”、“围垦故事”,弘扬古兜精神、围垦精神,从中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贯彻落实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会前辈开山办电、围海造田的历史回顾

(一)古兜开山办电

古兜山脉总面积44万亩,其中古兜山面积达25.6万亩,集雨面积为12万亩,其流域面积为64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年,新会县委、县革委会经过全面的调研与充分评估,决定开发古兜山水力资源,建设水电站。为此,县委、县革委会成立了县水电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政工、施工、后勤三个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古兜水电工程青石坑水电站第一台机组于年5月1日胜利发电后,其余水电站陆续配套,至年底,古兜全部水电站所有机组,正式实现全面发电。

古兜水电建设先后有22万人次参与了大会战,在古兜山新建了4条44公里的上山公路,开挖了11条13公里的引水渠,筑建了11座水库,17座电站,安装了27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千瓦,实现了千尺高山、6级发电,大大缓解了当时工农业生产用电紧缺的状况。

在古兜水电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坚持"办电炼人"的指导思想,古兜水电建设为全县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干部,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先后有人在工地上光荣入党,人加入共青团,人当上生产队干部,培养了初级电工人、石工多人、石炮工多人。大会战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当时在南粤乃至全国影响很大。全国小水电工作会议特意选在新会召开,会后全国便掀起了大办小水电的新高潮。古兜水电建设为围垦工程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后来发展古兜山的旅游事业,实现城区优质供水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崖南围海造田

年4月,新会县委、新会县革委会决定开发古兜水电,同时,抽调人员进行崖南海滩围海造田的前期勘测工作。

年10月,规划围垦1.4万亩的《崖南围海造田可行性报告》提交县革委会讨论,为加快新会农业发展步伐,增加耕地面积,县革委会决定在崖海之滨围海造田,同年11月成立了围垦指挥部,下设政工组、施工组、生产组、后勤四个组。

年,新会县20个公社多名民工,在县委号召下,进军围垦,进行第一级造田亩工程。开荒者用锄头、扁担和漂泥板等极为原始的工具,围堤筑坝。他们陷在齐腰深的淤泥里唱着《筑堤歌》,用双手,一层稀泥一层树枝,把海滩上的堤坝垒起来,以“人海战术”修筑堤坝。

年至年,在一级造田亩的基础上,第二级造田1.2万亩。年,三级造地的第一期工程1万亩完成。年,第二期4万亩完成。至年,围垦区造地6.4万亩,累计完成土、沙、石.万立方米。

围垦的初衷,是围海造田,向荒滩要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作为土地,它的意义更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新会的土地总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是围垦对新会经济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围垦的建设是一代代新会人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的过程,历经几十年,既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也为后来新会银湖湾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古兜故事”“围垦故事”蕴含的精神内涵

(一)艰苦奋斗

古兜水电建设先后有22万人次参与了大会战,区水利局老党员黄关护,是古兜水电工程第一批建设者。他说:“我作为古兜水电工程测量队队长,第一批进驻古兜山参与水利资源勘测工作,要在两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测量任务,并制定好工程规划报告。当时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队长,我义不容辞走在最前面,在全体测量队员的精诚协作、顽强拼搏下,经过爬悬崖、攀峭壁、穿密林、抗暴雨、跨深涧、斗蛇虫的过程,古兜水电工程测量任务顺利完成,并于年4月上旬制定了《新会县古兜水电工程建设规划报告》。”

(二)团结拼搏

崖门口潮水力量巨大,桀骜不驯,但新会人民敢于勇立潮头,敢于围垦挑泥,在生与死面前,他们团结拼搏,以“人海战术”修筑堤坝,与汹涌的潮水抗衡。古兜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在山洪暴发的危急关头,他们团结拼搏,组成“人墙”与山洪搏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黄关护说:“年6月,古兜山地区遭遇了一场20年罕见的特大暴雨,作为古兜水电站集雨量最大的水库---东方红水库的引水道隧洞洞口刚安装上门盖,可在这紧要关头,门盖的临时启闭机座出现了故障,洞口门盖无法打开,导致水库不能泄洪。库内水位急剧上升,大坝危在旦夕。我毫不犹豫带领大坝工作人员,顶着倾盆大雨,通过手动的方式,合力勉强将水闸的阀门拉开。拉开阀门之后,排出的水流速度很快,流量超过每秒10立方米,回想当时如果稍有迟疑,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勇于奉献

早期的围垦工程,是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没有与大海打交道的经验与技术的情况下开展的。围垦人入住葵棚,睡草床,吃咸菜,长年战狂风、斗恶浪,硬是以血肉之躯围出万亩良田,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计报酬、乐于奉献,让大海变良田,谱写了新会前辈的奉献之歌。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区老党员容扫他说:“工人基本上都没地方住,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搭帐篷。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工作,很多时候要在晚上工作。”

(四)开拓创新

上世纪60年代前,古兜山几乎是一片原始森林,银湖湾一带是边远荒凉的滩涂,如果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干劲,如何将山洪变电流、滩涂变良田的宏图变成现实?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古兜水电工程、围垦工程碰到的困难和挑战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新会前辈勇于开拓创新,敢闯敢试,想方设法,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难题。

三、继往开来,真抓实干,创造无愧于历史的工作业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会很多工作一直处于广东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能否继往开来,再创辉煌,首先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思想作风上要着力破除五个方面固有顽疾:破除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上破旧立新,争当“两个维护”的践行者;破除工作上的小成则满,在抢抓大型园区建设机遇、勇创发展新局上主动作为,争当创造一流的拼搏者;破除能力上的本领恐慌,在建强专业队伍、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上狠下功夫,争当经济增长的佼佼者;破除视野上的坐井观天,在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上谋深计远,争当优势再造的先行者;破除作风上的浮而不实,在厚植为民情怀、服务群众上用情用力,争当勤政务实的实干者。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率先迈进千亿GDP强区行列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重任在肩,我们亟需强化担当、提升本领。迈进“十四五”,江门市委、市政府对新会寄予厚望,赋予新会“首善之区”和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定位。我们要努力讲好“古兜故事”、“围垦故事”,弘扬古兜精神、围垦精神,继往开来,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一线战场,为江门市高质量发展树立“新会标杆”、拼出“新会速度”,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的工作业绩。

作者:区委党校李红卫

来源:新会党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2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