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从一杯茶开始
年的最后两个月,岭南漫长的夏季也终于即将要结束。
跟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冬天往往不那么“冬”,而是四季随机播放。出门前,谁也不知道今天要过哪个季节。
面对变化无常的温度,更要为身体储备好足够的能量和足够的勇气。
这样,即使冬天突然降至,也有温暖的照应。
马良在《坦白书》里写,“我的身体里住过我一生至今每个冬天的雪,住过大海,住过这世间所有流浪的爱人。”
我们的身体总记得很多东西,在变化的季节里,饮食、穿衣、作息,稍加不注意,身体都会对此做出反应。
习惯了漫长夏日,变化是让人感到不安,和不舒适的,也不知道要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它。
只是直觉里明白,要让身体记住些温暖的东西。
每个人心里有适合冬天的事物,一首歌、一部电影、一种食物、一杯饮品,我们会用这样或那样的细节来和寒冷对照。
广东人喜爱喝茶,熟普是冬天的标配。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融入大家生活当中,就是广东三宝之一的陈皮。
广东把陈皮吃出了花样,陈皮鸭、陈皮鸡汤、陈皮红豆沙……总之,做菜、煲汤、甜品、饮料,甚至喜欢的小零食,都有陈皮的身影。不仅对身体好,还格外美味,让人难以抵挡。
看起来着实普通的橘子皮,却有着这么大的魅力,当然有它的独特之处。
陈皮,它不是普通的橘子皮,它是柑的皮。
百度百科词条上写的是:
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一般使用的柑有,茶枝柑(广东新会柑)、瓯柑(江浙柑)、四会柑(广东广西一带)、蕉柑(广东福建台湾都有种植),而其中广东新会柑,是制作陈皮的上品。
陈皮陈皮,不“陈”是不行的,还需要存放了三年以上的,才能真正叫做陈皮。
所以,陈皮为什么不是普通的橘子皮?
因为,品种不同,产地有要求,年份也有要求。
陈皮作为中药是很早的,《本草纲目》:“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清代流传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本草备要》记载:“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症,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医院推荐的三道药膳配方里,都有陈皮的身影。
根据广东的气候和大部分人的体质特点,让大家可以在寒冷的季节里用药食防病强身。
陈皮的生理活性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陈皮黄酮、陈皮生物碱、陈皮多糖、果胶等,药效主要是由它们带来的。
陈皮挥发油:含量1.9%~3.5%,有抗氧化、抗菌、祛痰、平喘、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内积气、扩张冠状动脉和利胆等功效;
陈皮黄酮:橙皮苷具有维持血压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抗过敏、降血压、抑制癌变和抗病毒的作用;
陈皮生物碱:收缩血管、提高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氨化脂肪;
陈皮多糖:抗氧化活性成分
果胶:帮助血液凝固、降低胆固醇、治疗便秘的功效。
讲了那么多陈皮的功效,其实平时吃它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本身滋味好。
陈皮的香气镇静安神,和熟普的醇厚搭配在一起,仿佛立刻拥有了一个甘醇自在的冬天。
煮一壶热水,取喜爱的茶具,慢慢注水、出汤,在这样的节奏里,好像可以找回心里的安定。
不再为变化而感到不安,而是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珍惜当下,一茶一饭。
“活着的东西都是很费功夫的。”
熟普发酵程度高,在有益菌群的作用下,可以调节肠胃去油腻。熟普性质温和,也不用担心影响睡眠。
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大口喝下,暖得人心里发烫,冬天也被熏得香甜可人。
“谁说现在是冬天呢?当你在我身旁时,我感到百花齐放,鸟唱蝉鸣。”
人们不喜欢变化,因为变化带来不安,而也许恰恰就是这种不安,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真正在意,和需要的是什么。
用来抵挡它的唯一方式,就是怀着一颗平常心,珍惜当下,把手头的事情一件件做好。
随机播放的季节,用一杯陈皮普洱照顾好自己的肠胃身心,就不会再畏惧温度的变化。
趁着手里的这杯茶尚且温热,好好珍惜,好好品味。
积累出足够的勇气,拥抱变化。
作者
茶道君
图片
茶道新生活摄、部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