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初,老李跟随多位行业专家走访了新会产区的多个柑场调研,后发表了《暖冬旱春之后,新会柑花期不佳,年柑价会涨吗?》一文,其中就预估了年新会柑减产一事。大半年后的今日,也有惦记今年新会柑行情的读者来问老李,表示想知道年新会地区的新会柑产量是否有“翻转”。
其实新会柑作为农作物,“无花”的因,自然是“无柑”的果,这不是老李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只调研后得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因果关系而已。
再者,市场价格的涨跌是受到供需关系影响,而“减产”是供给端的变化,只要需求平稳那么价格就会上涨,但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比下降,那么价格就不会有明显波动,而关于价格最终是否波动,市场会在每年的11月左右给出答案。
年月老李发表的《暖冬旱春之后,新会柑花期不佳,年柑价会涨吗?》
一、不完全统计新会区新会柑减产量在“0%-50%”之间1、围绕三个主题访问:年产量如何?今年的市场情况如何?今年的新皮价格如何?
2、采访对象:品牌商罗总、品牌商何女士、品牌商波哥、茶坑柑农廖女士、大洞村柑农祥叔、大洞村余主任、三江深吕柑农吴先生、三江联合柑农阿堂、三江良德冲柑农关师傅、东甲柑农区先生、礼乐柑农刘先生、双水柑农田师傅、农当家技术人员陈师傅等10多位行业人士。
上述受访者均为新会陈皮相关产业链的从业者,从农业源头到消费终端,有千亩大场的负责人,也有终端小门店的商家,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业多年资深的行家,代表着整个行业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整个市场全貌,虽然只能说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但也能尽量反应当前行业的现状。
年8月小青柑果
先说说柑农种植端的情况。年新会地区的新会柑(茶枝柑)“减产”已经成为定局,除了极个别大型柑园可以达到去年的持平产量外,接近9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柑园产量不及去年,产量的降幅在0%到50%之间。“因为减产了,所以我们认为今年新皮的价格可再涨一点点。”上述一位柑农朋友表示。
但也有柑农表示,今年同期的新皮预期报价应该跟往年差不多,“主要是目前旧皮囤积了一些,我们还是希望把一些旧皮去化,而新皮的市场稳定即可。”
要注意的一点是,今年8月开始小青柑以及小青皮的采摘也接近尾声,其中今年小青柑和小青皮价格平稳,市场需求以渠道和批发为主,但整个成品价格有所压缩,即形成了销量上涨但价格下降的“跑量行情”。
同时,市场需求端对“青皮”的需求在增加,在老李访问中不少行家表示,对青皮的需求主要来自部分大型饮料企业"陈皮风味调配",例如头部的奶茶品牌、饮料品牌等,都将在未来推出陈皮风味饮料,而这些都需要富含挥发油的“青皮”来提取。这里要说的,目前大部分饮料需要的青皮是没有经过陈化,所以充其量只能说是“茶枝柑风味饮料”,并不能说是“新会陈皮风味”。
年8月小青柑壳
再说说渠道端。跟柑农朋友们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为渠道端对消费端的变化很敏感,因此大部分渠道和品牌商对今年的市场行情持有“保守态度”。
目前渠道端仍旧有“囤货”的需求(因为过去两年口罩原因有所耽误),比如小青柑茶等新会陈皮周边产品,因为个别头部茶企的带动,小青柑仍然活跃在市场上,不过跟过去不同的是,小青柑茶的价格主打一个“亲民”,而头部品牌茶商的小青柑茶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去年我们明显看到的变化就是新皮卖得不错,但旧皮去化不理想。”上述一位陈皮品牌商说。老李认为,新皮卖得好而旧皮不好,因为新皮的收藏需求比旧皮要大(自存可避免买到工艺皮),而采购新皮对行业而言也是每年必备的固定动作;对于旧皮则是库存,因此新皮的交易比旧皮活跃是正常的。
“现在什么都不好说,报高了报低了都是个人臆想,最终答案会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知道,今年市场变化很大,所以不好去评估。”其中一位柑农朋友认为。
年8月的小青柑果
二、供需同步下降,但“减产”不等于“涨价”“减产”已经是定局了,但“减产”就必然“涨价”吗?如果是0年到2年的大行情下,不减产也是会涨价的,因为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但到了年的今天,再去回看过去几年的市场增量,那就得调整预期了。
所有的涨价都离不开市场的需求递增,当增量市场瞬间爆发时,供给端是固定的,因此大涨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没货了”。但市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该种植的区域都种植了,该新开的面积也开种了,还有那些围绕新会的地区甚至远达广西的茶枝柑供给都在蓬勃发展,并将于今年11月后爆发,这里可能还给市场形成一个“雷”。
新会陈皮
当然有读者会说,外地皮是外地皮,新会皮是新会皮,这两个本应该是“不相关”,怎么外地皮也会干扰本地皮呢?
老李要解析的是,人类的感情虽然互不相通,但新会陈皮的市场却是一个整体。
外地皮的低价冲击必然会对新会皮形成“劣币驱逐效应”,即当人们做新会皮的利润底抵不过外地皮时,必然会让市场卷向外地皮的红海,但正因为有外地皮的补充,本地皮的价格才不会因为供给量的问题而导致无限制上涨。所以,当我们去考虑“减产”就是“涨价”这个逻辑时,就必须得考虑周边市场的补充。
但也有例外,例如这一个区域的新会柑就不一定会“持平或者降价”,甚至可能还会“升价”,那就是东甲产区,主要原因就是东甲产区面积受征地影响,可种植新会柑的农田面积进一步减少,产量预期持续降低,不少柑农大户都“预言”今年价格将上涨(能不能涨的动,咱们走着瞧)。
江征预公告字〔2〕号中个东甲村被征收土地规划图
三、经营者切忌“盲目乐观”,普通消费者可静待机会出手目前整体情况就是种植端的柑农朋友比销售端的渠道商朋友更加“乐观”一些,一方面是今年减产下市场供给会降低,在价格上虽然不会大涨,但也不会大跌,主打一个“稳预期”,另一方面是今年小青柑和青皮有明显的销量提高(价格不明显,但需求增加了)。
但不管是“乐观”还是“保守”的,老李的观点还是“谨慎”为主。
在一般的市场规律下,一旦发生减产,其价格应该会明显上涨,或者预期上涨,但在大家都预期减产的情况下仍然持有保守态度,那么就说明需求端已经非常乏力,简单来说就是“今年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这一点在渠道销售端感受会非常明显,因此建议从业者不要大量囤积,以保持经营的“现金流”为紧要。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今年也是一个值得出手的时间,一方面是不少柑农朋友认为虽然减产了,但今年的果子比去年要漂亮(因为挂果不多,营养更好),另一方面是供给端对市场预期不高,消费者就可以更好地“砍价”了。
毕竟度过了三年特殊时期,趁着秋高气爽的11月份来新会一趟,你就可以同时享受到新会地区“漂亮的新会柑、漂亮的价格以及漂亮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