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陈皮这几年的行情大好,市面上已出现了大量真假新会陈皮,有拿异地柑充当新会陈皮、拿桔皮充当新会陈皮、拿劣质工艺柑皮充当新会皮等市场乱象。
如何辨别道地的新会陈皮,是一门学问。
即使同一年份的陈皮,在陈化技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效果也存在差异。
古有中医“四诊法”,现有陈皮“四断法”:“一看”、“二闻”、“三摸”、“四尝”。
01
看外观
新会陈皮有油光,外表面为褐黄色、泽棕红色,皱缩,有许多凹入的油点。
一般来说,保存陈化较好的新会陈皮质地柔韧呈整齐三瓣,基部相连,裂片向外反卷,露出淡黄色内表面,有圆形油点。
果皮层较厚,海绵状浮松,无明显果肉瓣痕迹,油包颗粒较大,有明显突出感和油光,且分布稠密,有卷边现象。
其他产地的陈皮,片小,有的破裂为不规则的破裂片,表皮没有光泽、没油气、没有卷边现象。
02
闻香气
新会陈皮香气异常,醇厚浓郁,味轻微辛而不甚苦,时间越长而愈发奇香;
新会陈皮3年,有浓郁的果香味;10年的陈皮柑香味慢慢减淡,开始散发出陈香味;
15年的陈皮,除了陈香味,还有淡淡的药香味;
20年以上的陈皮,陈香味和药香味更浓郁;50年的陈皮更是弥足珍贵,随手拈起一片,闻气味,有药香、老药材的味道,历经岁月,陈香醇旧。
而外地陈皮则由于挥发油种类少,香气微弱、单一,或甜、或酸、或苦、或涩,其香气随陈化年份长短发生的变化不大。
03
摸手感
新会陈皮质轻且易于折断。用手触感新会陈皮,年份越短皮身越软,年份越长,手感越硬、质轻;
从质地上来看,新会陈皮陈久者轻、硬。霉雨天时用手去感触陈皮,年份越短皮身就越软;
而年份越长的陈皮,其皮身水分糖分较少就越轻,皮身的手感也越硬,容易碎裂。外地陈皮皮硬而重,容易折断、碎裂。
用手指甲轻刮陈皮表面,新会陈皮有油光,非新会所产陈皮则没有油光。
04
尝滋味
新会陈皮食用口感非常好,过齿留香,有回甘口感,无苦涩味。
新会陈皮年份短的陈皮口味苦、酸、涩,而年份高的陈皮口味甘、香、醇、陈。
外地陈皮的味道则不随年份增长而改变,大部分的味道都是单一的,或苦、或酸、或涩不等。
新会陈皮,用于泡茶,气味芬芳,耐泡度很高,十几泡茶色仍很浓,且回甘很好。用于煲汤,长时间的炖煮,陈皮不易煮烂。
外地陈皮,用于泡茶,香气不足,耐泡度很低,五六泡茶色已很淡。用于煲汤,陈皮容易煮烂。
以上,是新会陈皮与外地陈皮的分辨对比。
另外,现在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想方设法把陈皮假冒做旧的“工艺陈皮”。
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但对于内行而言,“工艺陈皮”的特征很明显。
其外表皮黑褐色,内囊比较紧实,颜色为黄色,一煮陈皮容易烂而且闻起来有刺鼻的酸臭味,喝起来带有苦,酸,涩味道不等。
品质好新会陈皮外皮呈深褐色,皮瓤薄,对光照视,油室透明清晰,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身而又容易折断,气香浓郁,味微辛,甘而略甜。
而劣质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则皮身厚薄不均匀、片张不太完整、大小、片形不太一致,断片、碎片较多,还伴有少量杂质、病斑和虫蛀、烧皮现象存在。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于新会陈皮的真假辨别方法,有没有完全掌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