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这里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计划扩大投资、扩大规划。”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地壹号”)扎根蓬江区20年,12月初,该公司所在的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健康食品特色产业园。公司副董事长张銮表示,天地壹号看好这里的发展,决定增资扩产。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产业培育的母体,也是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5年,江门市7个重点园区(国家级、省级)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个,完成投资近亿元,省级产业园实现三区四县全覆盖。
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是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
在此次党代会上,江门提出北、东、南三大组团,将以全新理念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产业协同、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李霭莹黄绍侦
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
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
“鹤山建设中欧合作区的前景非常好。”岁末,鹤山市赴广州举行“中欧携手筑梦湾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中国中小企业中心(德国)总经理孙海龙在会后表示,鹤山的投资营商环境很有竞争力。
年,工信部批复同意建设中欧(江门)合作区,是目前国家唯一设立的中国与欧盟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经过五年的发展,中欧(江门)合作区已成为江门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据统计,鹤山现有规上欧洲企业17家,年总产值27.54亿元,纳税2.2亿元,外贸进出口额17.78亿元。鹤山全市多家企业与欧洲有经贸往来,对欧贸易占全市外贸约两成。
报告提出,北组团主攻中欧合作,建设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该组团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包括蓬江产业园、新会智造产业园、银洲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鹤山工业城,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等战略性产业集群。
中欧(江门)合作区要主动承担中欧合作重点任务,加强与欧盟国家产业合作。以此为目标,江门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园区建设的举措:引入欧盟园区运营团队、研发机构,共建国际化园区联盟、检验检测实验室,引入欧盟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国际化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加快珠西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开通中欧班列和东南亚货运铁路班列。
东组团主攻深圳江门合作
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
走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江睦路一侧,芯联电集成电路材料制造及封测总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我们将建设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框架材料生产基地,成功上市后,这里将成为我们国内的唯一上市总部。”深圳市芯联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国说。
进入“大桥时代”,聚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江门与深圳产业合作的步伐也在加快。
报告提出,东组团主攻深圳江门合作,建设“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深度分工合作示范区。东组团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包括国家高新区、广东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国家高新区与新会区三江、睦洲等区域联动发展。
全方位对接深圳,江门将加快推出对接举措和工作清单,探索建设深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提供范例。事实上,早在党代会召开以前,对接深圳的工作已陆续开展。
10月,“潮起湾区,扬帆新会”年新会招商推介大会在深圳举行,会上签约及意向项目共20个,计划总投资逾亿元,涉及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行业领域。
11月,“湾区共建·活力江门”——江门国家高新区深圳产业共建对接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吸引了多家世界强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参加。活动上,10个产业项目与江门高新区进行合作签约,总金额达亿元。
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
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
“我在江门攻坚关键技术,太太在香港对接海外业务。”看中了江门的交通和土地优势,甄钊伟和妻子谭艳英在16年前来到江门创业。如今,两人经营的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政府30万元扶持资金。
江门与港澳地区历史渊源深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三地合作既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又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实机遇。截至目前,江门现存港澳企业数量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6.28亿美元。
还有不到一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实现零关税。今年前11个月,江门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值为.9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0.9%。
在此背景下,报告提出,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示范区。这一组团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包括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广海湾产业区、银湖湾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产业集群。
未来,江门将加强与港澳、RCEP成员国政府交流合作,建立与企业界、专业服务界、学术界等广泛联络机制,共建专业化合作平台。推动金融、旅游、康养等现代服务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吸引更多港澳优质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机构落户,为港澳同胞来江门发展提供更大舞台。
全市推进园区再造
建设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江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推动规划布局、产城功能、管理运营优化再造,建设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
报告提出,推动规划布局优化再造,提升园区发展品质。江门将引进国际一流规划理念,高标准编制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突出绿色低碳引领,促进园区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提高绿色电力使用占比,打造低碳示范园区。统筹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明晰主导产业及细分领域,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打造韧性园区、智慧园区,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推动产城功能优化再造,增强园区专业服务优势。江门将围绕园区产业特色,建设国际化标准化工业厂房,便利欧盟等国际企业轻资产、高效率入驻;建设共性技术研发、中试、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的生产配套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做好产业、商务、居住功能分区,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共享食堂、文体教育等设施,打造工作方便、学习便利、生活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提供高品质的生活配套服务。
推动管理运营优化再造,提高园区开发建设水平。江门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小组+管委会(指挥部)+开发公司”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实行全市一盘棋强力推进。坚持组团发展、分步实施,高标准打造三大组团先行启动区,推动集聚区开发建设快速取得突破。创新开发模式,引入国内外一流园区开发机构,市县两级国资公司参与开发建设,实现开发理念、招商资源、管理运营等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