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小鸟天堂在当地人间的风评一落千丈
人间乐园仿佛已成失乐园
他的衰落让人猝不及防
毕竟在我小的时候
本地人还是很愿意去小鸟天堂的
此时的小鸟天堂还是新会一张镀金的名片
巴金的《鸟的天堂》长期占据在小学课本上
但其实
那个被誉为南国奇迹的天堂榕岛
并不会因人们的评论而做出任何改变
它永远慵懒地躺在天马河上
真正善变的
是疯狂的人
天马村位于广东新会中部,珠三角西南部,毗邻银洲湖,土地平坦,水网密布。自明代景泰二年(年)开村已来,发展缓慢,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古人则将天马村的发展问题归咎于地不纳财。因为天马河与海(今银洲湖)相连,每逢潮涨潮退,海水来去无阻拦。
明万历四十六年(年)天马村民在天马河中修筑风水建筑“罗星凸”,易塞收水,在上面种植榕树。
天马河水网密集,加上村民的精心打理,这个河中小泥墩很快被茂密的榕树覆盖,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并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栖息于此。这时它的名字还不是小鸟天堂,而是被村民称为“雀墩”。
年的天马村和雀墩(右侧河心洲)年来,雀墩得到天马村民很好的保护。村民间立下了严格的村规,对雀墩中的鹭鸟和大榕树进行保护,违者惩罚。雀墩已经成为天马村的风水树,雀墩的繁盛与村中人丁兴盛直接挂钩。
古人并没有那么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他们对雀墩的保护,更多的是出于对传说的迷信和对自然的敬畏。天马陈氏来源于棠下石头村,再往前可以追溯到南雄珠玑巷。陈氏在石头村的二世祖陈巧,相传在元朝终年得道升仙,驾鹤而去。作为祖先的坐骑,鹤(广东民间也将鹭称为鹤)当然是不能随意伤害的。
年,城郊竹林里年,巴金先生受朋友陈洪有的邀请,从上海来新会县考察西江乡村师范学校(位于今日簧庄)。并随同天马人陈毓就、茶坑人梁朝令、天禄人叶渠均乘船游玩三乡。
在天马河上,巴金先生遇见雀墩,写下了著名散文《鸟的天堂》。从此,雀墩被冠予“天堂”的名号,声名远扬。
年3月,田汉先生来小鸟天堂游览,即兴创作了《游小鸟天堂》诗一首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倚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在五十年代之前,小鸟天堂附近生态坏境优越,榕岛上栖息的鹭鸟众多。白鹭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是大气和水质监测鸟。天马村附近稻田江边,经常能看见白鹭的身影,白鹭的数量甚至多于夜鹭,也有不少池鹭和牛背鹭。
站立树梢的鹭鸟年,新会围海造地,崖门口大面积的湿地滩涂被围垦成农田。天马河上的榕岛在天马村人的保护下,依旧茁壮成长,没有遭到开垦和破坏。
使雀墩遭受灭顶之灾的,是一种农药的使用。70年代,农药一六〇五(乙基对硫磷)被引入国内。这种高毒、高残留、高污染的物质被人类大规模用作用作杀虫剂。一六〇五不仅杀害了稻田里的害虫,还进入水源,毒死了河里大批鱼类。
雀墩上的鹭鸟捕食了受污染的河鱼,也大规模地死亡。鸟的天堂里牛背鹭基本绝迹,白鹭和池鹭数量大幅度下降。只有觅食范围比较广的夜鹭,能到水源较为干净的江河中捕食,才得以幸存。
年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男女主在榕从80年代中开始,小鸟天堂由新会县(市)、环城镇、天马管理区共同管理,并进行旅游开发。年10月,小鸟天堂旅游区正门栅栏上,放上了巴金书题字的“小鸟天堂”。但是天堂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根据年的统计,小鸟天堂中约有夜鹭只,白鹭只,池鹭只,虽然数量不小,但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天堂危在旦夕。
榕岛长期受水流侵蚀,部分粗根裸露,有被冲垮的风险。古榕树因没有得到充分保护,部分分支逐渐枯萎。
岛上雏鸟经常被人模黑偷捕,白鹭频繁被附近村民用火药枪伏击。据反映,每天被射杀的鹭鸟最多可达10多只,每年累积被枪杀的可能多达多只。
年新会政府申请开通新会客运港口岸,随后,新会市大刀阔斧发展临港经济,新会港就位于天马村附近的银洲湖沿岸,与鸟的天堂咫尺之隔。大批农田被开发成工业用地,鹭鸟生存空间锐减。
90年代初,生存空间的骤减,再加上河水污染,农药毒杀,“天堂”中鸟数锐减,夜鹭也仅剩二、三十只。
年,选新会市人大代表的天马人陈和晓将小鸟天堂中的的偷捕,枪杀情况和管理漏洞整理成报告、送达市镇政府。同年九月,小鸟天堂的管理权移交给天马管理区。
天马人立刻开展了小鸟天堂旅游区的建设。聘请成都市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海市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到现场考察,指定规划方案。并筹备万元,在古榕树北面挖了长多米,宽30多米的人工河,并修建了20亩的小岛,岛上新种植多株榕树。景区北面,建成现代农业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即如今的新会农业基地。
虽然鸟的天堂的旅游业搞起来了,但是对于鸟类的保护仅限于景区范围内。当鹭鸟外出觅食,仍然会遭到捕杀。
年,新会市人大常委通过了将《保护小鸟天堂的小鸟》定位市人大议案,并根据议案,制定了《保护小鸟天堂雀鸟暂行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将新会市行政区域全境列为禁猎区。
在新会市全境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进行猎捕、销售和其他妨碍白鹭、夜鹭声息繁衍的活动。天马管理区划为“小鸟天堂旅游资源保护区”。
此时的小鸟天堂,才得到权威性保护。
年的一次改造扩建,更是让鸟的天堂的名声达到顶峰。
改造计划将小鸟天堂扩建成占地40万平方米的景区。景区有笔直的柏油马路从银湖大道一直延伸到天马河畔。在入口处还建有大理石广场和鸟趣园。(有心的小伙伴可以去观察下,葵博园的主体建筑是从小鸟天堂门口复刻过去的,长得一模一样)
在榕岛的对面修建了观鸟长廊和观鸟楼。在观鸟长廊处还可以乘坐摇橹船环绕榕岛一周。这时的小鸟天堂成为了很多新会人童年记忆中的模样。
年,笔者在观鸟长廊在榕岛的北面及东面分别建成阁岛、竹岛,此次改造对鹭鸟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鸟类集中分布区由榕岛转为竹岛。
但小鸟天堂游人如织的繁荣景象只持续了几年。人们渐渐发现,宣传册上面百鸟出巢和百鸟归巢的场景在现场根本看不见,甚至连鸟儿的踪影也看不见。
原因一是大部分鸟儿都转移到竹岛,三个竹岛都成口字型,只有一个小缺口朝向喧闹的游客,难以观察到栖息在里面鹭鸟。二是岛内滩涂面积增大了,鹭鸟减少了外出觅食的次数。
于是乎,“小鸟天堂没有鸟”的说法就在民间越传越开。小鸟天堂景区也遭到人们的冷落。它的出现,更多是在中学生的黄段子里面。
而且作为湿地公园的小鸟天堂并不适合那种锣鼓喧天的旅游模式。漫长的大理石观鸟长廊和柏油大马路,这些生硬的建筑物破坏了湿地公园的景致。
年,鸟的天堂再次进行改造升级。将景区的大片陆地拆分成几个小岛。降低景区水位,增加滩涂面积。原先的观鸟楼和观鸟长廊都被拆除。并改用天马中学教学楼作观鸟楼。
刚刚改造完成的小鸟天堂却因门票过高饱受争议。本来口碑就很不好,景区内设施还不健全,居然卖出近百元的游船门票,遭到本地人的抵制。
改造后的小鸟天堂迎来第一批尝鲜客尽管铜臭味萦绕不散,政府还是非常重视小鸟天堂的生态保护。
年12月30日,小鸟天堂入选首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
横穿新会的深茂铁路距离小鸟天堂核心景区只有短短米的距离。为了保护鹭鸟免受噪音干扰,深茂铁路新会段建成一座长2公里、投资1.8亿元的拱形全封闭声屏障。这也是全球首座全封闭高铁屏障。
年,冈影的小伙伴们来到了小鸟天堂游览。现在景区的票价已经没有刚重新开放的虚高。水道是多了,树木也茂密了。但是不走心的景观设计,让自己感觉是走在乡镇的社区公园。
景区陆地由桥梁连接,游船从桥下经过。
天马河的水质也有所改善,清澈的泛着淡蓝的,对河水的管理是其他普通河涌不能比的。
作为观鸟楼的天马中学。除了靠近竹岛的一栋教学楼的其中一层开放用作观鸟,旁边一座古朴的教学楼只能空置。同行一位游客在吐槽“这么漂亮的学校居然只用来看鸟?”
乘船能望见大群大群的白鹭/夜鹭/栖息在竹岛上,还能瞥见两只大只的苍鹭伫立在水畔。
可能因为本来就没抱多大期望,所以看到大群的鹭鸟就非常激动,船上几个小孩已经兴奋得乱跳。还有一些不文明的游客,企图用大吼惊起鸟群,但是鹭鸟们对此不屑一顾。你们这些人类,早就司空见惯了。
根据年的调查,现今小鸟天堂共有鸟类9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5种,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保护鸟类38种,中澳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保护鸟类16种。
鸟类资源以鹭科为主,其中夜鹭—只,池鹭—只,白鹭—只。都主要分布在竹岛。
随着银洲湖片区的开发力度的加大,小鸟天堂这一星半点地方,可能是这近万只鸟类的最后栖息地。这片天堂之地,会否再度沦为失乐园,完全要靠人类的造化了。
参考资料:
[1]李小惠.小鸟天堂考察散记.李小惠.《热带地理》.第4期
[2]巴金与“小鸟天堂”.《南方周末》.年10月26日
[3]刘谞承,汪涛,赵建刚,等.广东新会小鸟天堂鸟类多样性及保护策略[J].生态科学,,33(5):-.
[4]刘谞承.深茂铁路及银鹭大道建设运营对小鸟天堂鸟类影响研究报告[R].
[5]赵汝运,辛人.为了营造一方了土——记新会市人大代表陈和晓.《人民之声》
[6]陈锦超.新会市采取措施保护小鸟天堂.《人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