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太平天国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它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这样说:它的影响遍布全世界。
太平天国失败后,数十万太平军将士星散各地,为了逃避清军的围剿,相当一部分都逃亡海外,并在当地落地生根,有的还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中华文化漂洋过海,传播到了海外。
据有关文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起义者主要是逃往南洋、澳洲及美洲等地。据记载,年太平天国失败后,有很多人来到石龙门一带(在西婆罗洲,原英国殖民地,现属马来西亚)。
他们在当地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了下来,砍伐原始森林,建起房屋。华侨还从事锡矿和金矿的开采,许多人逃亡出洋,其中不少客家人逃到邦加(印尼)锡矿当苦力,有的到了澳洲开采金矿。
很多人因参加太平天国起义,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有的还是将领,因此打起仗来很有一套,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封王七千岁的瑛王洪全福,他是洪秀全的堂侄,当国灭时只身至香港,改名洪和,自卖身为猪仔至古巴。
在古巴,年10月10日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第一次独立战争,战争长达10年之久。洪全福带领许多华工参加凭着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战斗中卓立奇功。
据《北婆罗洲年鉴》记述:“年后,太平天国的残部,经教会之手移入马来群岛,多地有太平天国余党后裔活动,洪秀全之侄洪月升,还曾任山打根副市长”。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人物黄德滋,他是致公堂,也就是洪门的创始人,其实,他也是太平军余党,逃到澳大利亚后,组织了致公堂。
广东新会平南王黄德滋,在太平天国失败后,率部众乘数十条船,漂流海外,渡南中国海,抵达澳洲北部达尔文港。时值指墨尔本城市刚刚兴起,于是,他带领众人往该地淘金。后来,他在澳洲重新发动组织,创立“义兴公司”等秘密会社,传播反清思想。
“义兴公司”后来改名“致公堂”,现在墨尔本市的西北部本迪戈的那间关帝庙,便是当年的堂址。该庙算是早期澳洲华人在该地保留至今的唯一公众建筑。如此长久地保留这种纪念性建筑物,足见华人在当地社会发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