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现代化商圈打造中央商务区乐居网

新会,地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陆路通往港澳和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冲。近年来,随着多条交通线路的建设和规划,新会正迎来重构区域战略价值的历史转折点。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新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棋子,更是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担当”。未来,江门将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核心,构建东南西北四门洞开的枢纽城市新格局,新会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深化构建大城格局,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新会正加快规划建设一个全新的“珠西枢纽新城”。接下来,珠西枢纽新城将加快打通自身交通脉络,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新会连通珠三角核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下坚实基础。本报特推出“崛起中的珠西枢纽新城”系列报道,介绍珠西枢纽新城的规划与建设,展示枢纽新城强势崛起所带来的巨变。

●撰文:杨兴乐肖浩

珠西枢纽江门站有望明年2月投入使用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以江门站为中心,半径1小时以内,就能辐射到珠江西岸的大部分区域。”新会区委书记文彦说,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核心区域,新会担负着重要使命。“随着港珠澳大桥、江湛铁路的建成通车,中开高速、江门大道和江门站的加快建设,新会将加强与珠三角以及粤西片区的人文和商务交流,进一步发挥其作为珠西门户的辐射作用。”

近日来,珠西枢纽江门站建设捷报频传,新会离打通珠三角连接粤西这一关键节点的目标越来越近。

笔者从铁四院EPC总承包江门站配套工程项目部了解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配套设施项目江门大道下穿隧道施工进展顺利,继江门大道射流风机5月5日进场后,5月18日—20日,江门大道电力设备进场,5月21日,江门大道水泵设备进场。目前江门大道风水电设备全部按时到位并已经或等待安装。

在江门站江门大道下穿隧道施工场地,笔者看到,隧道主体结构已经完工,隧道上部已经覆土,在隧道内部,有工人正在进行外立面作业,各类管道等配件正在安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计划,6月30日前完成江门大道主线施工并实现通车,其余场站配套工程计划同主体站房同步建成。

另一方面,珠西枢纽江门站站房主体结构建设进度已超50%。5月25日,江门站站房钢结构网架首次提升,历时5小时完成,抬升了20米,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笔者在现场看到,类似于大型体育场馆屋面顶棚钢结构的网架结构停放在建设中的江门站站房上部,四周竖立起了6根立柱,立柱上方有钢丝绳连接网架。中铁建工集团江门站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架候车室K—M轴钢结构从5月1日起开始施工,从楼面拼装到现阶段的提升作业,历时25天,提升面积达平方米。钢结构网架的完美提升就位,标志着江门站将进入屋面跟室外装修阶段。

明年2月,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有望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江门站将汇聚江湛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城际等6条轨道交通线,建成后将达到8台20条线的规模。

“届时,通过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在空间上把珠中江城市群与广佛都市圈、深港经济圈构建成大湾区的‘黄金三角地带’,新会将为大湾区东西两翼协调发展以及大湾区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彦说。

高速公路三纵四横路网实现对外连接

摊开地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所在地——新会银洲湖就是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先导区和核心区,也是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拥有8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产业基地。这里即将崛起的珠西枢纽新城,将被打造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珠西枢纽江门站对于新会的未来发展意义非凡,但实际上,新会的“门户担当”不只是珠西枢纽江门站的建设。从昔日的水陆交通门户到未来珠西枢纽新城的崛起,新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正致力构建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完善枢纽新城路网体系,助力珠西枢纽新城建设。

据介绍,枢纽新城东至江门水道,南至银鹭大道,西至规划葵光路,北至新会大道,总面积约19.6平方公里,以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实现对外连接。

“三纵包括江珠高速、银洲湖高速、新台高速;四横包括深岑高速、中开高速、斗恩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另一方面,依托江门大道、国道G、会港大道等快速干道形成区内互联互通。”新会区交通运输局局长谭炎明介绍说,快速路网的建设,将让新会银洲湖成为接受港澳都市圈辐射的第一腹地。

“随着江门站的建成,枢纽新城与银湖湾滨海新城可通过银洲湖高速和江门大道等高快速干道实现互联互通。”谭炎明说,江门站建成后,将与全国铁路网形成互联互通,并配套有长、短客运,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并沟通枢纽新城与银湖湾滨海新城等地。

“对新会自身的发展来说,江门站建成以后,交通方面,跟粤港澳大湾区其他板块的城市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承担了粤港澳大湾区西域板块面向粤西和大西南的一个门户。”铁四院江门站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李占生说,“我看好未来的新会,它将凭借交通枢纽地位成为跨越发展的重点区域。”

珠西未来可期,新城崛起在望。为更好地配合枢纽新城片区建设,新会区持续推进“交通大会战”建设,加快江门大道等交通设施施工进度,连通珠三角、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7月1日,江门大道五邑路至三江段将全线通车,其他快速干道,如江门大道银鹭立交至小冈大桥段、江湾路东甲立交至南车路段、三和大道升级改造工程都已竣工通车。下一步将对国道G即新会大道以及会港大道进行快速化改造,加强枢纽新城对外交通联系。”谭炎明介绍说。

借着大交通建设推进,多条高铁城轨在枢纽新城江门站交会,珠西枢纽新城将逐步打通自身交通脉络,为新会连通珠三角核心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打下坚实基础。

新城定位“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

展望未来,围绕珠西枢纽江门站所在地崛起的珠西枢纽新城,将以“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为定位,统筹布局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商业等服务配套,规划总人口规模约17万人。

珠西枢纽新城位于新会区主城区南侧,区域总占地面积19.6平方公里。其中,枢纽新城核心区范围约2.7平方公里,是以江门站为中心,东至轨道交通产业园,南至厚德路,西至启超大道,北至南湖路。

“根据我们的规划,枢纽新城规划形成‘T轴、一核、七片区’的空间结构。T轴就是以江门大道作为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以今洲路科技创新走廊作为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一核是以江门站为中心的约2.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结合周边七个功能片区共同构成枢纽新城。”新会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说。

市政公用设施方面,枢纽新城控规中,规划设置了宽60—米不等、全长约2.7公里的启超公园以及总占地面积约0亩的南湖公园;路网方面,枢纽新城已构建形成三横两纵的骨架路网体系,三横包括新会大道-会港大道、今洲路、银鹭大道。两纵即江门大道、启超大道。其中,江门大道、新会大道-会港大道、银鹭大道为城市快速路,其余道路均为城市主干道。在道路系统规划中,还规划有明德一路(已建成)-明德二路、今成路-南车路、民和北路-民和南路、江湾路等城市主干路,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络。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枢纽新城片区共规划布局了3处共约3公顷的体育用地,在南湖周边规划布局了4处共约12公顷的文化设施用地,结合居住区规划布局了9处社区邻里中心,在邻里中心配置社区办公用房、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警务室、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公共厕所等生活服务设施。

“为加快枢纽新城公共配套,新会已提前布局一批教育、医疗等设施,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新会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说,“市民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0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