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和秆草”,其中这个陈皮啊,在广东新会,又称之为“广陈皮”。陈皮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像脾胃湿热证,这个因素有很多种,但最核心决定发起症状的还是我们的脾胃功能。
这篇文章就是让大家更加详细的了解新会陈皮从摘果到陈化的制作全过程。新会陈皮产自本地种植的茶枝柑树,3月开花,12月结果,在这期间会根据不同的采摘时间制做为不同的产区放入市场,一般分为:柑花茶、柑胎、小青柑柑普茶、青皮、二红皮、大红皮、柑普茶。我们今天主要就聊一聊陈皮,它作为药材又作为食材,能够去腥去膻,能驾驭各种烹饪方式,陈皮比较柔和的特殊香气能够使菜肴滋味甘爽,风味更加的可口怡人。
1、新会茶枝柑树种植
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到我们新会进到柑园里就会发现,柑园每隔2-3行就会有一条水渠道,果园沟渠交错,并于灌溉的沟渠互通链接银州湖水。银洲湖上游的西江水主要来自于云贵高原,水中带有高山中的丰富矿物质,而潭江水又汇聚了丘陵平原上的营养,南面的入海口每当汛期海水倒灌,又会给这片土壤带来海洋的滋养
就因为银洲湖、西江、潭江,三水相汇后流向南海,平时灌溉用的水既有海水成分,又有淡水补充特殊的水质,核心产地的地理环境有三山环绕的天然屏障,这些条件都为新会柑提供了最佳天然的生长环境。
2、新会陈皮采摘时期
①第一时节:青皮
青皮是由未成熟的茶枝柑果加工开出的皮,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采摘,这时候的果皮还未着色,生理未成熟。
一般我们说陈皮是入脾通气的,但是青皮是个特例,青皮入肝脏,主要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比陈皮力度大一点,对于积食或者积滞的效果比较明显。而其他采摘时节做出来的陈皮就像刚才说的,对于化痰、健脾效果比较好,而且也可以作为食材食用。
②第二时节:二红皮
二红皮的采摘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状态,表皮呈现半青半黄的状态,所以俗称二红柑或者微红柑,二红柑加工出来的皮会稍微厚一些,褐绿带红,性温和味微甜。
③第三时节:大红皮
冬至前12月份,大红柑开始采摘,这时候的茶枝柑果因为已经充分的成熟了,柑皮所含的糖分比较高,陈化出来的陈皮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或者烹饪食用,口感柑香馥郁,甜润回甘。
3、新会陈皮制作流程
①采摘:按照不同的时节采摘茶枝柑果,裁剪时从果子果蒂上方枝部用剪刀剪下
②开皮:将采摘的茶枝柑果开出3瓣,分为三刀法和二刀法,三刀法:果蒂朝下,从果顶向果蒂纵划三刀,留果蒂相连,正三瓣剥开,按照三刀法开出来的三瓣均匀好看,现在也有三刀开皮的机器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二刀法:是新会陈皮传统的开皮法,新会老农使用比较多,柑果的果蒂朝上,从果肩两边对称反向弧化两刀,留果顶部相连,然后可以将果皮分成三瓣。
③晒皮:开皮去除果肉,选择晴朗的好天气,将开好的皮先晒制4-5小时,蒸发掉水分,待其表皮变软可进入下一个步骤
④翻皮:这时的表皮较软,使得白囊向外即可
⑤晒制:大多数柑农都是选择的干晒法,选择好天气,大批量的在空旷通风处自然的晒干。这时候的新会随处可见的都在晒皮,白花花的雪花片,很是壮观。
⑥存储陈化:柑皮晒干了之后,放入仓库陈化,选择通风的容器,胶框、麻袋、草轧带、布袋、纸箱扎孔,让它一年四季自然的陈化。一年的2-5月,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间段,这时候就要将仓库门关紧,将每一堆皮扎紧,作用是防潮。
⑦翻晒:对于新皮来说,每年的5-11月,这两个季节都是要进行翻晒的,在重新把当年的皮拿出来翻晒,一天晒够5-6小时,换到阴凉处使皮的温度降下去,再放入仓库自然陈化。刚刚晒完的皮温度过高,不可直接放入仓库陈化,不然会发生烧皮的现象。
翻晒的是使得陈皮在陈化过程中保持干燥,翻晒也可以预防虫蛀、发霉现象。这样重复3年,陈皮表面开始转色,其气味也开始转变,甘香味就慢慢溢出来。
⑧扫囊:扫囊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需要把陈化的陈皮一个个全部观察一片,并且需要人工用刷子轻轻扫去陈皮上面的瓤,从而达到清除杂质、品质在检查的目的。
新会陈皮作为药食同源的地方特产,拥有独特的芳香,气薄味厚,越陈越香,越陈越高贵。新会陈皮是时间的产物,大自然的馈赠,历经了无数岁月的磨练才成就了如今的“新会陈皮”。
我是阿仁阿仁陈皮、仁记臻甘仓创始人之一
一个自小便外出求学,学成归乡的新会柑农一个地道新会陈皮手艺人因为喜欢分享传播家乡文化特产一个被圈内戏称“陈皮鉴别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