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蓬溪县新会镇猫山村从土里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村名片

蓬溪县新会镇猫山村距蓬溪县城7公里,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亩,其中水田亩、旱地.7亩,林地亩。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户村民,总人口人。全村共有党员29人(其中贫困党员3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人;共有低保户33户43人(其中:贫困低保户23户、30人,贫困户特困人员1人,非贫困低保户10户、13人)。

大事记

●年,猫山村代表蓬溪县接受九三学社省级脱贫攻坚考核验收检查得到肯定;

●年,猫山村党支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脱贫攻坚先进村党支部”;

●年,猫山村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

●年,猫山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年,全村65户贫困户人全部脱贫。

▲12月14日《遂宁日报》03版截图

脱贫致富经

蓬溪县新会镇猫山村

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

日前,蓬溪县新会镇猫山村柑橘基地里,几名村民正在给柑橘树覆盖薄膜。脱贫户周才秋就是其中之一。“最近天气冷,要给果树盖膜保温,帮助柑橘树顺利过冬。”周才秋一边说,一边把盖好的膜用木桩固定在土里,“这可是大家的‘金果果’,一定要照顾好。”

猫山村距蓬溪县城7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户村民,曾是一个严重缺水、无支柱产业的贫困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年猫山村脱贫摘帽,年全村65户贫困户人全部脱贫。

▲天气冷了,果农为柑橘树盖上薄膜。

修好“致富路”

“以前这门口都是烂泥巴,骑车出去经常摔跤,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我屋门口,方便多了。”说起村里的改变,猫山村脱贫户冯明蓉打开了话匣子,“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曾经的猫山村,道路泥泞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因为交通不便,村民出行受阻,村子的发展也不顺畅。要致富,先修路。年—年,猫山村两委和新会镇党委政府争取扶贫专项资金余万元,修建3.46公里道路,实现硬化道路通村入户,解决了多年困扰村民的大难题。

修好致富路,冯明蓉的生活更忙碌了。借助交通便利条件,她和丈夫扩大了养殖规模,年、年连续两年销售收入约10万元,今年仔猪存栏将达40余头,山羊已出栏70余头,实现收益达12万余元,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

“我们猫山村有了硬化道路,连通了县城,出行回家都很方便。”脱贫户刘才彬骑着新买的电动三轮车载着老伴,带着自产的蔬菜到县城看望孙子,他乐呵呵地说,“现在国家富强了,党的政策更好,我们的生活有盼头有奔头。”

种下“摇钱树”

近日,猫山村的柑橘基地又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从市区开车过来的,专门来采摘我们的爱媛。”猫山村青见柑橘采摘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基地果子管护得好,果品不错,经常有客人慕名而来。漫山的柑橘树挂满了果实,黄澄澄的“希望”压弯了树枝。看着这样的景色,谁也想不到,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6年前,猫山村的40亩撂荒地被流转,全部种上了柑橘。经过精心管护,柑橘基地逐步扩大规模,如今已发展了约亩。现在,几乎全村的村民都加入到种植柑橘的行列,猫山村有了主导产业,村民也走上了致富路。

为进一步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巩固脱贫成果,猫山村以农专社为纽带,通过农户、村集体、业主三方合作的模式,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稳定增收。

柑橘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一年内有了土地流转金、园区务工费和年底产业分红三份收入。目前,该村65户贫困户分别以资金或土地入股的方式入社,年入社群众已实现利润分红1.4万元。

结出“幸福果”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惠及和产业的带动下,如今,猫山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甜蜜。

这背后,有帮扶单位和猫山村村民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年—年,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蓬溪县司法局、蓬溪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先后选派机关干部50余人,与猫山村村委和66户贫困户结成脱贫攻坚帮扶对子。结对后,帮扶单位积极培育村级主导产业,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争取资金累计达37万元;购置00余株青见果树苗分给村民发展产业;新建2口堰塘解决村民们用水难问题……“五个一”帮扶力量与村委干部和贫困群众共同努力,形成强大合力,在猫山村结出了“幸福果”。

猫山村干部群众一起见证着村子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着生活的幸福和甜蜜。下一步,猫山村还将继续利用撂荒地发展产业,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蓬溪县新会镇猫山村柑橘基地。

回乡创业记

打工夫妻返乡种柑橘

带领村民一同致富

清晨的阳光驱散了山坳里的薄雾,黄澄澄的柑橘挂满枝头,甚是喜人。猫山村青见采摘园的朱派超和岳父岳母把刚刚采摘下来的柑橘装箱。

年,朱派超和妻子周冬梅带着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积蓄回到猫山村,流转了30亩土地,种下了第一批青见果苗。果苗挂果需等几年,这期间的投入还得持续。为了弥补创业资金的不足,夫妻俩在基地不忙的时候,回到广东等地打工。

靠着这样的勤奋与坚持,夫妻俩陆续种下了第二批、第三批果树。种植基地由当初的30余亩发展到了余亩,柑橘品种从最初的青见扩展到爱媛、耙耙柑、沃柑等。为了打理果园,朱派超常年聘请当地人在果园帮忙,其中以贫困户为主。一些在果园里打工的贫困户每年都能在朱派超这里领两三万元工资。

致富不忘乡亲。年,朱派超的果园开始有了收入之后,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加入到种植柑橘的行列。修枝、施肥、保果、梳果……朱派超不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种植技术传授给村里人,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果树,带领村里人一同致富。82岁的周正在朱派超的带动下,也种植了四五亩柑橘。看着被果子压弯枝头的满园子果树,周大爷忍不住笑着说:“今年市场形势好,每斤可以卖到5元,这几亩柑橘今年看样子能卖个好价钱。”

朱派超种植的柑橘汁多、味甜,因为品种丰富,可以从每年十月卖到次年五月。为了让自家果园的柑橘卖上好价钱,除了发展采摘经济,吸引游客到猫山村采摘之外,朱派超还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同城配送,妻子周冬梅搞起了直播带货。今年3月,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朱派超夫妻俩通过线下采摘和线上销售两种营销模式,打开了青见销售新路子,数万斤青见被销售一空。

百姓幸福事

贫困夫妻贷款搞养殖

坚守数年终获回报

年,猫山村村民冯明蓉生了一场病,让原本就拮据的家庭经济更加困难。那年,她家被列为了贫困户。病好后,好强的冯明蓉不愿等靠要,她和丈夫商量之后,贷款买来山羊、仔猪等,搞起养殖业。

冯明蓉夫妻的养殖之路在前两年还很顺利,然而,年的死羊风波给了他们重重一击。“前后死了一百多只羊,我们专门请了一个工人每天挖洞埋死羊子。”说起那段心酸的过往,冯明蓉还是很痛心,“突然就没有了信心,搞养殖的风险太大了,当时还背了10多万元的债。”因为自家的羊接二连三死掉,让冯明蓉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丈夫青淑平却选择坚持,他告诉妻子:“做什么都会有风险,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有成果。”

举债搞养殖,却一连死了上百只羊,夫妻俩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咬牙坚持着。每天早上五点多,冯明蓉和青淑平便起床为养殖圈舍打扫卫生,给圈里的猪、山羊准备草料食材,每天下午还要将一百多头山羊赶上山去吃草。为了让羊吃饱肚子,无论刮风下雨,夫妻俩都要在山上等着,每天晚上要忙到十点左右才能休息。谈及这些,冯明蓉心里有些发酸,“一年天,没有哪一天我们的衣服没有汗湿,经常都是打湿了又穿干、穿干了又打湿。”

努力付出总有回报。年、年,冯明蓉家连续两年实现收益均超过10万元。今年的羊肉行市不错,“前段时间刚出栏了多头羊、10头猪,年前还能再出栏11头猪。”冯明蓉说,七八月出栏的80多头羊卖到了26元每斤的好价钱,上月出栏的肉羊卖到了22元每斤,年末的猪肉市场价格也在一路上涨。利好的市场形势,让冯明蓉夫妻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人物访谈

五大举措力促乡村振兴落地落实

——访新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俊

记者: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会镇是如何把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

肖俊:新会镇党委政府注重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带领全镇党员干部以“五大”攻坚举措,找准工作重点、梳理转向重心,总结、提炼脱贫攻坚创新性、可行性、科学性做法,力促乡村振兴战略在新会落地落实。

记者: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新会镇将具体通过哪些方面来实施?

肖俊:一是搭建产业大平台,助力产业振兴。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实施人才“双引”工程,推动“青年创业园”示范引领项目,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二是鼓励“两新”大奋进,助力人才振兴。大力实施“新农民”“新村民”振兴计划,以骡埝村“人才驿站”为试点,全镇范围实施“归雁计划”,引进在外创业、经商的成功人士返乡担任村两委相关责任人、龙头带动负责人,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三是推动双扶大提升,助力文化振兴。通过“智志”双扶,努力激发贫困、非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促进村民转观念、树信心、激活力、增干劲,使其在精神状态和物质生活保障方面都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四是继续加强环境大整治,助力生态振兴。以“六顺六净”为切入点,以“厕所革命”为契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五是做实党建大环境,助力组织振兴。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建强基层组织,为乡村振兴融入党建元素。

来源:全媒体记者李佳雯陈曦/文刘昌松/图

编辑:张霁雯 孙 各

责编:林 敏

审核:冉启香

终审:周一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0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