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愿意在时下的环境里,于种种新鲜食材上开发出新的缘分。小青柑便是这般缘分的产物。
春始冬去,四季轮回。
这份“带馅”的茶,从小众饮品,灵光乍现,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在一众茶品中脱颖而出,靠的便是一种缘分,一份香甜。
小青柑以新会坩果为皮,云南普洱为陷,缔造出了独具风味、有良好养生效用的小青柑普洱茶。
而它的出现,却得感谢一个人。
相传清代道光年间,有位进士叫罗天池,广东新会人,曾在云南迤西道当官,任职期间好饮普洱。后落职罢官回老家的时候,也带回了很多普洱。
而当时的新会盛行柑果,制作成的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上了年纪的罗天池,每每咳嗽,其妻子便会煮一碗陈皮汤给他服用。
一日,罗天池感冒,老妻也没跟他打招呼就煮了一壶陈皮汤放在桌上,他看书看得正迷,以为老妻给他烧了壶开水,就顺手倒进茶壶里,这时候陈皮与普洱两汤交融,罗天池发现倒错了,却觉得丢弃了可惜,于是小啜一口,顿觉陈皮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两颊香甜,喝了几杯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
之后罗天池又用相同的方法,服用了几天汤茶,感冒竟奇迹般的好了。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点陈皮,泡着喝。
时间一长,罗天池便想着怎样把两样东西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既便于携带,又不失味道、功效。
他先是采摘七八月的青柑,再将柑皮撕开三瓣把普洱茶包起,发现虽易装茶叶却也容易漏出。于是他就把果肉和核掏空,将茶叶填充在里面,盖上蒂头,再拿出去晒干,不曾想竟然成了!
一次偶然、一点幸运,外加一种缘分,形成了今天形体秀美、柑香茶甜的“小青柑”。
小青柑由来不易,制作工序更是复杂繁琐。
一般是在每年的6-9月采摘“未成年”的新会柑。
然后用清水洗净,这个过程一般会进行4-5次。
之后对清洗过的小青果进行人工去柑肉,只留下果皮并保留小青柑的原本形状,再进行清洗。
去完果肉后的小青柑,要进行晾晒,将柑皮晒到半干的程度,其干燥程度主要取决于采制人员的以往经验来作判断。
装入陈年熟普。
柑普雏形
小青柑成品
再次对小青柑进行干燥处理,目前,小青柑干燥的方式主要趋于两种干燥方式:一种是机器烘干,一种是日光晒干。考虑到天气因素,两相结合的方式被采用的更多。
最后便是包装
了解了小青柑的制作工序后,想必你对于这种茶更感兴趣了吧,别急,先学会它的冲泡方式。很多人拿到小青柑时都在纠结,我是该让它保持完整呢,还是该一把将它捏碎?往下看看吧!
整颗泡
将小青柑顶部盖子掀开后,将盖子和茶果一起放入杯中,洗茶和润茶后,用开水冲泡即可。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还可以保持小青柑的完整性,使得小青柑变得比较耐泡,果皮的味道与普洱茶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唯一的不足之处可能便是,普洱茶的溶出效果会比较缓慢,性子急的人可得静下心来等一等咯。
碎皮泡
碎皮泡法就有点简单粗暴了。将小青柑捏碎了之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当比例的普洱与果皮量。
这种泡法,普洱茶的溶出速度会比较快,不过相应的,小青柑的耐泡程度也会降低。如果你想先喝浓一点的茶汤,再品尝柑皮的味道,这样泡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刺孔泡
这种泡法就比较专业了,先用茶针在小青柑四周及底部钻出多孔,再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让茶慢慢浸出,此时的茶汤清香扑鼻,口感清甜,也够耐泡。
倘若你不嫌麻烦,也足够心灵手巧,那就学会用刺孔泡法泡小青柑吧!
将熟未熟的小青柑,撑起一抹独属夏天的光彩,它的故事不少,小编一时半会也讲不完,如果你想要尝试去了解它的味道,就私聊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