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优化途径探讨以陈皮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805/4440912.html

作者:曾雪琦阮靖恩

摘要: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我国乡村经济、农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各地广泛应用,江门新会依托特色产品——新会陈皮,建造以新会陈皮村为核心的“一站式”的新会陈皮供应链,带动当地经济不断发展,但目前的农业供应链仍然存在金融支持不够充分、信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等问题,结合现有供应链运行情况从金融服务、信贷管理、风险防范、信息传播四个方面入手,寻找新会陈皮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优化途径。

农业供应链金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乡村产业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定义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在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的,但与产业链不同,农业供应链金融更加突出核心企业,且大多数是特色农业和具有优势农产品的企业,该类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实力,资金、信用水平在供应链中都优于上下游企业,在链条内能产生引导作用。在链条内,核心企业通过建立信用连结机制与信息连结机制,对各个环节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引导,将体系内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以及消费环节有机结合,并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以此达到与链条内各主体实行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推行,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获取所需的信息,降低金融机构在运行中产生的成本,最终帮助链条起始端的中小微弱势企业获取金融支持,形成农业供应链金融稳定、持续的发展。

目前,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各地广泛应用,主要运行模式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各地商业银行根据供应链的特点,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及服务。在这些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有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有的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有的以批发市场为核心,有的以种植基地为核心等等,通过结合本地的农业情况,与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表是我国各地农业供应链及其成效。

表1我国各地农业供应链金融及成效

二、新会陈皮产业金融支持

新会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洲湖畔、潭江下游,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种植柑桔的气候,新会特有的柑桔品种,生产出当地特色产品———陈皮,陈皮特有的药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使新会拥有“陈皮之乡”美称。近年来,新会区大力推动陈皮产业发展,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出超家经营主体,带动全区陈皮产业就业达5万人。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新会陈皮”品牌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第41位,价值89.1亿元。本文以新会陈皮村为核心,对其建立的完整的陈皮供应链金融模式展开探讨。

(一)“陈皮贷”

年6月,为推进陈皮产业发展,满足陈皮产业融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结合江门“三农”发展特点及产业特色,推出了信贷产品“陈皮贷”,贷款额度可达万元以上,为柑桔种植户、陈皮加工业者以及陈皮产品销售者提供资金支持,助力陈皮供应链发展。年10月,为向贷款人提供更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务,新会区政府与农业银行合作,推出“陈皮贷”的升级版“陈皮e贷”,贷款人在手机银行便可办理贷款业务,最快5分钟就可以获得贷款,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

(二)农业“政银保”

年,江门市农业局、江门人保财险和江门融和农商银行签订农业“政银保”合作三方协议,正式启动江门市农业“政银保”项目。江门市以财政投入资金作为扶持专项资金,以银行金融资本为基础,以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为保障,运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重点扶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如今,江门市大力推广农业“政银保”,创新农业“政银保”合作机制,扶持专项资金由万元上升到万元。江门人保财险与市农业局及4家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第二轮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项目,撬动社会资金2.1亿元。

(三)“陈皮助保贷”

《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绿色提质增效扶持办法》中提出了由新会区政府、陈皮产业龙头企业建立的贷款扶持项目———陈皮助保贷,为信用良好的柑桔种植户、陈皮产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并确定贷款的专款专用。陈皮产业龙头企业为柑桔种植户提供贷款担保,柑桔种植户提供新会陈皮反担保。在贷款额度方面,个人及合作社额度最高达50万元,市级以上或柑桔种植面积在亩以上的合作社额度最高达万元。

(四)“葵乡惠农贷”

新会区政府为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减轻农户负担,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信贷产品“葵乡惠农贷”。“葵乡惠农贷”按照农民受惠、高效快捷、扶优限劣、专款专用的原则,由新会区金融机构对符合资质的涉农贷款对象提供贷款,贷款利率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8倍,区财政对超过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上浮部分给予贴息扶持,资金来源包括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和上级专项资金。种植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涉农公司或企业贷款最高额度为万元。

三、新会陈皮村陈皮供应链金融模式

(一)陈皮村陈皮供应链金融模式框架

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以“纯平台、纯服务”为方向,大力打造“一站式”的新会陈皮全产业供应链平台。目前,陈皮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含个农户,负责种植新会柑,种植面积多达10亩,分布在新会的柑桔种植主要乡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陈皮投资交易中心、陈皮标准仓促中心、新会柑鲜果交易平台,通过这几个平台实现陈皮产品的一链化生产,下图为陈皮农业供应链模式。

图1陈皮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陈皮村在陈皮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此时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利于企业在维持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下,吸引更多的种植户加入,对新会陈皮形成行业标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企业设立陈皮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新会地区具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和生产合作社,农户、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获得优质果苗及种植技术、虫害防控的指导,科学的生产柑桔,一方面确保陈皮的质量,另一方面利于生产成本的减少。在此过程中,陈皮村集结了新会地区分散的柑桔种植户,统一种植标准,实行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成熟后,农户既可以选择将符合标准的产品,通过新会柑鲜果交易平台,与买家签定合同来直接售卖果实,也可以签订陈皮产品合同,通过陈皮村陈皮投资交易中心预售陈皮,企业获得订单后,将农产品送往陈皮标准仓储中心进行专业的加工、仓储,待陈皮产成后,企业收取货款发放货物,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借助陈皮投资交易中心平台售卖自有陈皮。

(二)陈皮供应链模式金融设计

新会陈皮村的农业供应链为“公司+农户”模式,农业供应链上的主要参与者有农户、陈皮村和金融机构,陈皮村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能够为农户和合作社提供担保,保证供应链的运行。将陈皮村选取为龙头企业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在陈皮村建成前,新会地区尚未出现一个系统的陈皮交易平台,许多农户生产的优质陈皮“有货无市”,陈皮村的出现为农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销售渠道;第二,陈皮村开发了独有的种植标准和国内唯一的陈皮仓储标准,制定了陈皮行业标准,相比其他企业,具有更成熟的技术支持;第三,陈皮村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资金、政策的扶持,有助于带动周围的中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农业供应链的封闭性、自偿性、连续性三大特点,资金、信息、风险这三大问题成为供应链运行的核心要点,下图是供应链中资金与信息的流向图。

图2农业供应链资金与信息流向

1.资金。

银行作为推动供应链运行的角色,需要为供应链上的主体提供金融上的扶持,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农户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低的原因,还存在着金融机构“惜贷”的现象,为帮助农户、合作社的经营,采用“信用捆绑”的方式来提高农户的信用等级。一方面政府开发农业“政银保”创新融资项目,为种柑农户、陈皮加工业者以及陈皮销售者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增信于农户;另一方面银行机构、陈皮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陈皮助保贷”,要求龙头企业为柑桔种植户提供贷款担保,将农户信用依附于龙头企业。基于“信用捆绑”,商业银行创新研发“陈皮贷”,农户将陈皮保管在陈皮村的仓库内,陈皮村提供具有自己担保的仓单给农户,通过质押仓单农户获得银行5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

在陈皮村签订陈皮产品合同的方式中,农户还可以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提前支取货款进行生产,待货款支付后,将优先用于银行贷款的偿还,以此获得供应链中资金的流转。政府、商业银行、陈皮村联手为农户、生产合作社的生产资金保驾护航,实现陈皮村农业供应链的自偿性。

2.信息。

“信用捆绑”的方式实现了龙头企业与银行的联合风险控制,通过将部分监管义务从银行转移至陈皮村,缩小银行监管的范围。通过陈皮村对贷款农户、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管,银行只需要审查陈皮村的信用状况和经营信息、陈皮市场的价格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贷款风险。在实际生产中,陈皮村作为农户更加信任的平台,监管成本远小于银行,实地走访与电话问询的方式就可以获得各个生产合作社的经营信息,并成为调整合适的合作社经营策略的依据。陈皮村建立的新会柑鲜果交易平台、陈皮投资交易中心、陈皮产品溯源系统,将数据与互联网相结合,能更加快速、便捷的获取产品的实时信息。监管义务的下放降低了银行的监管成本,陈皮村在监管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对于供应链运行的状态有更详细的了解,银行与陈皮村的合作可以帮助银行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向。

3.风险。

陈皮村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主动违约是指农户自身道德约束低,当市面价格高于合同约定价格时,出于对利润的渴望,农户出现拒绝履约或是“以次充好”的情形;被动违约是指出于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无法达到合同约定数量、质量的情况,导致合同违约的情形。因此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防护,减小风险发生几率和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事前阶段,陈皮村除了要求申请人上交果围相关资料,企业资质及生产经营档案,还需要申请人主动参与农药化肥统购统销和果围检测水土的合格资料,从环境开始筛查合格产地和企业。事中阶段一是引入保险公司,根据《-年江门市新会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新增政策性农业保险“柑桔橙柚天气指数”险种,保障金额为元/亩/年,保费为元/亩/年,农户只需承担20%的保费;陈皮村与中国人保合作,为陈皮在仓储阶段提供保障;为新会陈皮提供从“苗”到“皮”的保障。加强陈皮村对陈皮加工过程的监管手段,在果园采摘现场,陈皮村派出品控专员全程监督摘果,防止假冒伪劣柑果混入,采摘好的新会柑经装车后,运输路径全程GPS监控,杜绝假冒伪劣柑果中途掺入或调包。事后阶段,保险的赔偿有利于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对于被动违约的农户或合作社,在了解实际情况后,酌情调整信用等级,避免流失信用良好的资源;对于主动违约的农户或合作社,无论是在银行还是陈皮村,信用等级的下降,提高了违约农户、合作社未来贷款和签约的门槛。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宣传不够深入

农业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融资方式,由于涉及的主体广泛,运作原理及模式相对复杂,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对于金融机构派遣的业务人员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下,不少人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缺乏系统化的认识,不成熟的认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空缺使得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受阻,发展缓慢。

(二)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推行的时间较短,对于复杂多变的农业供应链,商业银行缺乏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经验,出于对风险的趋避性,商业银行仍然会存在对部分农户的“惜贷”现象,针对目前相对有限的金融产品及融资资金,缺乏与实际情况相符的金融产品,阻碍了资金的流转,对于整个农业供应链生产有不利的影响。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一是农业供应链的信用捆绑可以降低单个主体的信用不足,为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微企业、农户获取生产资金,但要求各主体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信用水平,加强对整条供应链的监管力度,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运营制度。二是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的影响较大,农民容易在处于困境时出现违约行为,目前陈皮村的运行机制中,主要靠农户自身的道德约束履行合同,尚未发现完整的违约惩罚机制,限制了合同对农户的制约力。

(四)相关产品完整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存放要求高、市场价格波动大的两大特点导致陈皮成为价值难以认定的产品,商业银行将陈皮作为质押物时,会出现低估或高估的情况,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陈皮价值鉴定标准,对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业务产生阻碍。

五、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优化途径

上述四个问题揭露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都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根据金融服务、信贷管理、风险防范、信息传播四大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农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水平

金融机构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一是农业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当地农业及供应链的不同定制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农业供应链环节较多,主体广泛,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不断挖掘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制定相适应的服务方案,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性。二是将财政支出与金融服务相结合。鼓励商业银行与政府机构合作,通过政府设立专款专用的资金,结合商业银行对农户、生产合作社的信贷等级和资金需求,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农户。三是制定完善的产品标准体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商业银行、政府参与标准制定,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管理

一是建立并完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信贷机制。金融机构要根据企业特征、运营情况、信用风险水平等指标,制定准确完整的信贷“白名单”,对此类客户给予相应的贷款优惠,获得客户的同时,能及时收取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反馈。二是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的监管作用。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供应链的核心主体,要加强与其他主体的利益联结,通过派遣业务人员或定期实地考察及时获取动态信息,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39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